本月末,日本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真人版《一休》将被搬上日本荧屏,引来众人关注。《聪明的一休》是一部陪伴80后成长的动画片,曾经风靡了整个中国。近几年来,日本一些人气动画片都被翻拍成真人版,受到追捧,只希望这次的翻拍能如众网友期待的那样:“好好拍,别毁掉了经典。”
经典的东西当然没人想毁掉,但会被愚蠢撕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近日指出: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加大开发力度就是加大破坏力度。实际上,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争“非遗”,一旦争到,当地政府就放心了,也就不管了,这些传统村落和“非遗”便成为赚钱的工具。笔者以为,经典文化需要的是保护与利用,而非开发,否则无疑于毁灭。
经典的东西需要我们来好好传承。书法家邵秉仁近日指出,“人心不古”威胁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今人的书法水平远没有达到历史的高峰,多少与写字的人缺了点士大夫情怀和文化底蕴有关。也许,在艺术上,不论任何时代,具有清新刚健、正大气象的书法都是主流书风,书法界也应该传承这种经典的主流书风。
一些本来是经典的东西,一旦打上钱的烙印,也就变质变味了,甚至为人所不齿。杜甫草堂博物馆拟投入500万建4个五星级厕所,引来热议。有人说了,杜甫当年住的也只是个茅舍,现在连茅房都要建成五星级的了,不知杜甫该哭还是该笑。也是,厕所原本只是一个给人行方便的地方,干净卫生最重要,给它弄个星级意义何在?这不是活活把“杜甫草堂”给毁了吗?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推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晚年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博士》,该书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中译本。如果说,歌德是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家,那么托马斯·曼便是20世纪的歌德;《浮士德》是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作品,那么《浮士德博士》便是20世纪的《浮士德》。看来,只要是经典的东西,就永远不会被世人忘记。
毫无疑问,经典的东西可以传世,非经典的东西终会被大浪淘沙淘掉。著名作家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近日推出作品《我的兄弟王小波》,表示“我毫不怀疑,小波的作品是可传世的。”当然,也有人认为王小波的作品不伟大。其实,作品价值的大小,不是我们说了算,要由时间来检验。只是,如果真是经典之作,但愿我们不要毁了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