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是否有出入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海尔集团对这一质疑并没有感到十分气愤,也没有正式澄清文章中所提到的有关事实。海尔集团负责对外宣传的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尔是一家有国际影响的大公司,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海尔不会针锋相对、反唇相讥。海尔希望媒体不要炒作此事,因为任何炒作都可能损害海尔的利益。这位人士认为,最近质疑海尔的有关报道有猜测成分,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她认为,海尔从一家小企业走到今天,经历过许多坎坷和曲折,能有今天的辉煌,得来实属不易,海尔并不是没有一点毛病,但脱离企业生存的客观环境,放大企业的问题,甚至靠猜测作出某些判断,对被报道者来说是有失公允的。 就在海尔希望低调处理之际,又爆出海尔已起诉“海尔的真相:居危思进”一文的作者陈毅聪一案。本刊记者曾与海尔负责对外宣传的苏主任取得联系,希望听到海尔对此次诉讼的看法,苏主任说,要了解情况后会给记者答复的。但截稿前记者还是没有等到答复。 据陈毅聪介绍,7月9日上午10点左右,青岛崂山区法院三位审判员(二女一男)来到北京的单位,送达传票、民事起诉状、应诉通知书。传票上称:此案将在7月26日早9点在青岛崂山区法院开庭。 民事起诉状称:原告为海尔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长张瑞敏。要求被告赔偿30万元。文章名为“海尔的真相:居危思进”“多处以捏造、虚构的事实对原告进行诋毁”。据称,原告已交起诉费7010元。 此前,海尔证券部曾打电话给陈,说英国《金融时报》(英文)文章“中国韦尔奇遭到媒体围攻”中,大量引用他文章的字句。 陈毅聪在看完了法院提供的海尔对其文章的反驳后,认为反驳苍白无力,他想不明白何以说其诋毁了名誉。他举例说,他文章开头称,“也许是因为海尔被夸得太多,以至于人们习惯性地起了疑心。”海尔的反驳中就说,这句话不对,不合事实。其实怀疑的人肯定是有的,为数可能还不少。况且还用了“也许”。文章一个小标题叫,“不算成功的多元化策略”,海尔的反驳中就说,这话也不对,不合事实,有歪曲与攻击。陈认为,不算成功也没说是失败,多元化策略含义很广,成功的理解大家也各自不同,他不能相信海尔会认为这句话有“捏造、虚构的事实”。 法院的工作人员说,海尔怀疑陈与海尔的竞争对手勾结。而陈毅聪认为,其与海尔无利害关系,任职单位是证券行业,不是家电。 陈毅聪的文章分为3个部分:一、不算成功的多元化策略;二、可置疑的市场占有率;三、近两年来从股市中拿到了多少钱?并发问海尔:海尔股份与关联企业、控股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面广量大,会不会太多了?海尔集团公司为什么会对现金如此的饥渴? 分析人士认为,海尔在市场发出质疑声音的3个月后起诉作者,是试图通过诉讼来解决信誉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表明其清白立场。但效果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投资者还是希望海尔能解开人们心头的疑惑,给投资者一个真实的海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