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格调·他和她(1)

  上海妻子会过日子,不一定非物质条件优越不可。她们的“洋学生”底蕴,包括今天谙熟当代文明的修养,都有能力将平庸的“吃喝拉撒”翻出浪漫的情趣来。

  不少外地(甚至外国)的男人私下里说:“娶妻过日子最好娶上海女人,中看又实用。”这个说法太直接,倒也实话实说,说出了上海妻子不但养眼,而且养生,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实情。

  上海妻子在家里把丈夫伺候得舒舒坦坦、顺顺当当,然后放他们到外面的世界去拼搏升腾,只在对自我的光顾中寻找一分实实在在的天地。

  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原是无锡名门杨干卿家的小姐,也曾在上海圣玛丽女中读过书。

  杨鉴清嫁给荣毅仁为妻后,几十年贴心照顾,两人相濡以沫。

  据说,在荣家客厅的电话机旁,敬放着一尊弥勒像。  

  这是杨鉴清特意放在那里的,她说,荣毅仁公务繁忙,外面常有电话来,难免会有烦躁揪心的事情。打电话时看见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样子,就会心情开朗些,言语也就会中听些,不会得罪人了。  

  荣毅仁每天要穿的皮鞋,历来都是杨鉴清在前一个晚上,亲手上油擦亮,整整齐齐放在那里的。  

  有人不解地问道:“为啥你要亲自擦?你家里不是有阿姨吗?”  

  杨鉴清说:“我自己动手放心些,皮鞋油不能擦多了,也不能擦得不匀,我总是薄薄地匀匀地擦上一层,这样穿起来就不会弄脏裤脚管了。”

  她说:“他的皮鞋穿后,每天晚上都要给它用鞋楦楦好。他的衣服天天换洗,天天烫。衣着若是保养好了,穿得省,一点不浪费。他的衣服、鞋子都像新的一样,一年只要添一两双鞋子就够了。”  

  杨鉴清自己在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都担任领导职务,但是在家里始终是一个温存典雅的贤妻良母。可见,“家和万事兴”,上海妻子是深得其中之玄机的。    

  如果将上海的“丈夫当家、妻子做主”的关系打个比方,丈夫是船长,妻子就是舵手;丈夫是引擎,妻子就是刹车;丈夫是长空飞舞的风筝,妻子就是地上紧紧牵着不松手的那根细绳子……  

  当个上海“家主婆”,不太容易。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