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读《季门立雪》 季羡林为何不算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去世之后呢,就很多人开始怀念他,为他写悼念文章,然后大家纷纷都说最后一个大师也走了,那么但是问题是,如果季先生真是一位大师的话,他到底是在什么方向上,什么行当上的大师呢,一般很多人都喜欢把他叫做国学大师,虽然这个名号早就被季先生自己公开说他要辞掉,好像辞一份工作一样,把它辞掉。

    但是很多人又觉得这只是季先生他太谦虚了,他年纪这么大,会这么多国语文,对不对,中文写的这么好,怎么不是国学大师呢?看起来我们今天对于什么叫做国学,是有一个很大,很混乱的误会在这里的,为了要认识季先生,他为什么在学术界上有这样的地位,他到底干了些什么事,这个礼拜的《开卷八分钟》比较特别。我们非常集中地去介绍一些季先生的学术著作,刻意地把他一些脍炙人口的,每个人都看得懂的散文作品,比如说像《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留德十年》这些东西,放到一边去,就回头看看他的学术作品,那么但是谈到他的学术著作,我们其实一般人是很难触摸它的,我也是个大外行,所以我苦读一番之后,这个礼拜只能在这里跟大家好好的,就是看怎么样去从门外汉的角度去看季先生,同时还尽量想看出他的学术的终极关怀的所在。

    那么为了要了解季先生,我给大家介绍一本最好的钥匙性的入门书,就是这本非常小的小书,季先生的得意弟子,钱文忠写的《季门立雪》,那么钱文忠呢,当然大家也都很熟悉了,看过《百家讲坛》嘛,看过他讲玄奘法师如何西游,但是这本小书呢,在我看来就非常有价值,因为它非常清晰的简要地介绍了到底季先生做的学问是什么样的一个学问,那么其实它是有好几篇文章构成的,里面大致介绍了一些季先生,我们一般华文读者都搞不清楚的东西,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要知道季先生的学术著作里面有一些是用英文写的,还有很多是用德文写的,而这些东西正是奠定了他在一个国际学术界里面,地位最重要的作品,那么钱文忠就帮我们翻译了一部分,而且还介绍了一部分,那么这里面我们看看钱文忠就讲的非常清楚,季先生最关心的是什么呢?他就总结了,季羡林文集这惶惶二十四卷里面,他说如果说先生的学术研究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红线,那这条红线非印度古代语言研究莫属了。

    请注意,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印关系史、印度历史与文化、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化和民间文学、吐火罗文、糖史,还是翻译梵文等语种文学作品,先生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工作、成就、造诣,都具有首要的、根本的重要性。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