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阅读状况:令读者迷失的五种“粉丝秀”

    新年伊始,记者纵观近年来的阅读现象发现,阅读已进入“‘粉丝’阅读时代”。

    在畅销书市场,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余秋雨、海岩、郭敬明、韩寒、宁财神和都梁等当红学者或作家,也都有数量极大的“粉丝”群。这些“粉丝”通过QQ群和各种论坛互通有无,组织各种活动,甚至发起各种论战。纵观书界,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粉丝秀”。

    延伸阅读

    特别策划——2007年书情盘点

    秀之一

    庆生会:女孩几乎被自己感动得哭了


    不久前,青春文学杂志《爱丽丝》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了首发庆生会。该杂志首期主编由之前从郭敬明团队出来的Hansey担任。无论是《爱丽丝》还是郭敬明创办的《最小说》和《岛》,“粉丝”都是购买新青春文学刊物的绝对主力。

    记者在《爱丽丝》的北京庆生会上见到了不少从全国各地赶来为Hansey加油的“粉丝”,庆生会不是记者的主场,而是“粉丝”的主场。一个一早坐火车从天津赶来的女大学生,当场把自己亲手编织的一条毛围巾给Hansey戴上,并献上一朵玫瑰花。女孩表示,她已经买了五六本《爱丽丝》送人,她会永远支持Hansey并为他祝福。女孩说这些话的时候几乎要被自己感动得哭了。

    除了毛围巾以外,当天的Hansey以及他的主创团队还收到了很多小“粉丝”亲手送上的礼物。从郭敬明团队出走之后,年轻的Hansey带走的还有大量人气和“粉丝”,“永远支持你,希望你做得更好”就是“粉丝”们对于他的祝福。“新一代读者有自己的文化品位,对于图片有自己的欣赏高度,过去我们低估了他们。”内业内人如是说。

    秀之二

    贴吧:别忘了我们是“潜艇”


    “粉丝”群一个重要的集结之地是百度的贴吧。

    就在不久前,钱文忠的“潜艇”们在贴吧上贴出了一份《潜艇宣言》,也称“潜艇新准则七款”:“当我们和其他人的FANS有冲突时,别忘了我们是‘潜艇’,和钱老师一样,我们是有素质的一群;如果你是学生或从事某种事业时,别忘了我们是‘潜艇’,和钱老师一样,我们是勤奋的一群;当别人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别忘了我们是‘潜艇’,和钱老师一样,我们是有爱心的一群;当我们的事业、家庭、爱情等不顺利时,别忘了我们是‘潜艇’,和钱老师一样,我们是坚强的一群……”

    这份“潜艇宣言”让钱文忠感动得无以复加。在央视主持人张越对话钱文忠时,听到此宣言的钱文忠当场表示:“如果《百家讲坛》能让自己为大家传递这样一种价值精神,自己愿意为此而努力,这样的价值值得为之去死。”

    贴吧是“粉丝”自己的秀场,他们在贴吧里面定规则、搞征文、讨论话题、组织活动或对骂。有意思的是,很多作家对自己的贴吧却根本无暇顾及或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秀之三

    签售:有点追星的感觉


    签售现场的火爆与否是一个作家近期人气指数最直观的反映,易中天、于丹、钱文忠等当红学者都制造了火爆的签售场面。

    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而走红的学者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曾以惊人的体力和毅力创造了2007年签售之最。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丹粉”从四面八方涌到中关村图书大厦,排队三四个小时完成了一次超级膜拜秀,带着一本有“于丹”签名的书满意而归。

    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的当晚,直到23点30分,在长达10小时的签售中共签出15060册。

    紧张的签售使于丹腾不出手来干别的,有5个人干脆围在她身边完成翻书、传递、盖章等“流水作业”,还得时不时地帮着收下读者给于丹的礼物。更绝的是,还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给于丹擦汗。为了节省时间,于丹干脆用吸管喝水。

    在这场签售秀中,出人意料的是有很多中老年“粉丝”,他们手中的书少则两三本,多则几十本。他们中有人是替亲友代买,更多的人表示购书签名是为了送给别人。“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签名,有点追星的感觉,好像我一下子又年轻了!”一位老“丹粉”事后告诉记者。

    秀之四

    博客:我把这些人当成老相识


    年过60岁的学者陈明远从来不关闭自己博客文章的留言和评论板块,那是喜欢他的“粉丝”的舞台,“从他们那里我获得了很多友情和学术上的提升!”尽管百度上的贴吧、雅虎社区论坛、搜狗的说吧等都有“粉丝”占领的阵地,但陈明远最看重和喜欢的还是博客。在新浪开博不到一年,点击率已经过了300万。

    陈明远把很多心力放到了博客上,他的博客里来留言捧场的铁杆“粉丝”也很多。“博客这个平台可以(让我们)真正走进一个学者或者作家的内心世界,并且成为朋友。”博友一生飞鸿踏雪这样说。

    陈明远在博文《国学大师章太炎有多少财产》一文中,误将冯玉祥与冯自由混淆,随即有几位“粉丝”提出批评。陈明远看到后立即查阅资料并确认引用有误,立即对博客原文进行更正,并发表博文《自责》称自己“赧颜、自责,心中万分惭愧!”“我把这些人当成我的老相识,我希望和他们坐而论道,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人家挑我的毛病。”陈明远表示。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