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基金和拆分基金在争议中登场。 南方稳健成长2号证券投资基金于6月29日正式公开发行。作为中国首个复制基金南方稳健成长2号基金的业绩表现能否超越其原版基金——南方稳健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首只拆分基金富国天益基金也将于近日发布拆分公告。据了解,天益基金的拆分方案为,假设投资者持有1000份天益基金,拆分前基金净值为1.70元,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1700元,如果是确定7月10日进行基金拆分操作,拆分比例为1∶1.70,就是将原有1份基金份额拆分为1.70份基金。在实施基金拆分后,基金份额净值由原来的1.70元下降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份变为1700份,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700元,资产规模并未发生变化。而7月10日申购天益基金的投资者也将以1.00元净值计算其份额。
此外,在拆分前,天益基金还计划将已实现收益全部进行分配,以保障原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看作新基金 复制基金和拆分基金有什么不同?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告诉记者,复制基金可看作是一只新设的基金,只不过有参照物。复制基金和母版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偏好、运作方式等完全相同,投资组合很相似,但投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会有一定的差异。
“开放式基金犹如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基金管理公司是船公司,持有人是乘客。每艘船都有一个最大载客人数的限制,乘客过多就会带来安全等许多问题。如果预期排队等候的乘客人满为患,船公司就再安排一艘同样的姊妹船来满足乘客‘抵达胜利彼岸’的强烈愿望。复制基金就像这样。两条船虽然一样,但行使的速度和稳定性会有差异。”胡立峰形容说。
南方基金认为,南方稳健2号与南方稳健的不同点在于,2只基金成立初期遇到的市况不同,在组合、股票初期配置的落点有所不同,但复制基金的收益率曲线与原基金相似。从海外克隆基金的发展实践来看,复制基金及其母版基金的股票组合短期内可能不尽相同,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看,两者的收益率曲线是趋于一致的,股票组合也应该是基本相同。
此外,从海外复制基金及其母版基金业绩的表现来看,复制基金通常表现出超越其母版基金,如富达的相对基金及其复制基金、先锋的温莎基金及其复制基金等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特征也赋予了复制基金较大的吸引力。
胡立峰还指出,复制基金与基金“同质化”是有本质不同的。基金“同质化”是指形式上不同的基金实际内容相近,即尽管所宣称的投资策略千差万别,但公布的投资组合却相近,这误导了投资者; 而复制基金则截然相反,非但形式上相同,实际内容也相同,即非但所宣称的投资策略相同,且公布的投资组合更相似,这给投资者明确的预期。
只是技术手段 拆分基金只是一种持续营销的技术手段,是会计数字的调整,不涉及新发基金,不改变资产规模,实际上对原有投资者的利益不会产生影响。虽然基金份额有所增加,但基金资产规模不变,基金所负担的管理费也不会因此增加。
富国基金表示,为了防止拆分后过多新资金急剧涌入,造成短期内资金利用效率下降,进而可能会造成原持有人一定的权益损失,公司可能对申购规模进行临时性的限制。“由于持续营销时期暂停申购只需提前一天公告,相比新发基金,对基金规模的控制将更为灵活而有效。”
“只要拆分基金后公布还原后的净值,并按该净值来进行分红安排,那拆分基金无论怎么拆都不成问题,哪怕是拆分到1角。大家是否注意到,其实货币基金每天都在拆分。”胡立峰说。
长期以来,绩优基金面临因净值高导致投资者不愿申购,因而基金规模不断缩小的困境,有关基金公司希望通过复制基金、拆分基金等营销手段,规避投资者的“恐高症”,改善持有人结构,提高绩优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据悉,到目前为止共有南方、博时、易方达、嘉实、景顺长城、华夏、富国等7家公司已经提交了有关基金复制和拆分的创新方案,其中只有富国提出的是拆分方案。
分红速度赶不上 净值增长速度 那为什么不可以采用分红的方式而用拆分的手段来降低基金净值呢?
富国基金公司认为,一是在今年的行情中,基金分红力度赶不上基金净值的增长速度; 二是为吸引新增资金进入而被迫采用分红方式,实际上是对原持有人的一种伤害。
富国天益基金经理陈戈认为,为了实现分红,基金不得不卖出投资组合中的获利股票,并在完成分红后,将这些长期看好的股票再重新买回,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直接影响了净值增长。
陈戈还认为,他个人的风格更适合操作一些稍大规模基金。作为一名基金经理,陈戈侧重于挖掘好股票,交易操作并不频繁,许多重仓股都是长期持有,而面对频繁的申购赎回,陈戈只能是“一脸痛苦”。
“投资者要想分红,其实很简单,你直接赎回部分基金不就完了吗?” 陈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