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收益有望提高

    自2006年起,财政部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国债循环筹资,金融机构、企业也可通过货币市场直接融资获得营运资金。

    这意味着货币市场基金可投资的品种大大增加,有更多提升收益的机会。



    从2003年底发展至今,短短两年时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实现两次飞跃,数量达到了28只,规模接近2000亿元,占据中国基金业的半壁江山。同时,货币基金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交易更加便捷,日益体现出现金管理工具的本色,成为大众理财的重要工具。

    在数量和规模扩大的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曾经一路走高,几只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004年底前曾达到3.3%,远远高于一年期银行定存利率。但从2005年初以来,受央行调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持续走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持续下降至目前的2%左右。

    从2005年10月以来,随着央行大幅收缩流动性资金,货币市场收益率再次持续上升,如1年期央票利率在两个月内从年内最低的1.3274%回升到1.8019%,上升近48个基点,累计涨幅达36%。而截至去年12月2日,27只货币基金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1.98%; 截至今年2月24日,有4只保持在2%以上。

    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CP),资产证券化(A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登陆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市场对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BCP)、大额可转让存单 (CD)等品种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探索,中国货币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同时,人民银行关于利率市场化政策的不断推进,货币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的良机。2006年将是中国货币市场大发展的一年。

    中国货币市场正从以往功能单一的政府短期债券发行市场逐步发展成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市场以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场所。自2006年起,我国将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在此制度下,财政部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国债循环筹资,金融机构、企业也可通过货币市场直接融资获得营运资金。

    这意味着货币市场基金可投资的品种大大增加,有更多提升收益的机会。各种信用类投资产品特别是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出现,意味着货币市场基金对于资金的管理从如何“存”(零风险的类储蓄产品)转向如何“贷”(低风险的类贷款产品),投资难度增加了,但也意味着投资收益有增加的可能。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可以预见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将逐步降低,并且存、贷款利率也将随之而逐步市场化。这两方面会对货币市场形成一定影响,第一方面的政策将会刺激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会随之上升。这个现象已经在2005年3月份出现过,当时央行将超储利率从1.62%下调至0.99%,大多数货币基金收益匪浅。

    第二方面的政策将会使“存银行拿利息”这一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的理财观念发生转变,将来存活期能不能拿到利息,拿到多少利息,完全要看银行政策,而且小额存款可能还会收取费用。因此,货币市场基金将成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的理财选择。

    另外,由于目前债券市场中长期收益率离历史低点仅一步之遥,在世界各国央行普遍加息的大背景下,投资者为规避可能出现的债券价格泡沫风险,更倾向于投资于短期债券品种,因此预期将有充裕的资金流向货币市场,这对于货币市场基金和投资者来说,都意味着良好的机遇。

    不过投资者应该注意的是,货币市场投资品种一般都具有某些信用风险,但是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对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偿债能力的分析而分散风险,从而把握货币市场上的投资机会。而这一点,各个基金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投资者来说,高水准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

    (作者系汇添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具有11年债券研究和投资经验。曾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固定收益总部投资部经理,曾参与上交所买断式回购及债券做市商的制度建设。对宏观经济和债券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擅长债券组合管理,善于捕捉投资机会,长期从事大资金运作,债券投资实战经验丰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