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时间与温度

  • 定价:¥128.00
  • 著者:[美]巫鸿
  • 译者:
  • 丛书名: 中国材质艺术
  • 出版社:上海书画
  • 出版日期:2025-04-01
  • ISBN:9787547935415
  • 版次:01版01次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材质艺术”是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中的一个新观念,指的是特定材料在艺术表现和表达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由此构成艺术发展和创作中的一个长远传统和重要方面。“材质” 一词既指制作艺术品和建筑物的“材料”,也意味着不同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层次上的“质量” 。这个概念因此包含和联结了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一方面引导我们探究艺术创作中对不同材料的选择标准和使用方式,同时也促使我们探索这些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别和思想上的含义。因循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更加自觉地思考艺术创造与物质文化及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把中国美术中的诸多品种和特性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多元性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由于任何艺术品都由具体材料制成,“材质”这一观念超越了时代和地区的限制,本丛书因此也有意在每辑中囊括有关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艺术的文章,通过对材料和材质的共同关注把中国艺术史中的不同时段联结在一起。
作者简介

  •     巫鸿,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80-1987年负笈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现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其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美国亚洲学年会1989年度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1996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获美国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相关产品: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