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中国人类学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英文1923,中译1990)中国民族的形成——一项人类学的考察(博士论文,英文1928,中译1996)安阳侯家庄商代墓葬人头骨的一些测量特征(英文1954,中译1985)再论中国若干人类学问题(英文1962,中译1975)古史研究一般考古学(讲演记录,1926)中国最近发现之新史料(1929)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1934)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1950)中国史前文化(1951)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1954)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文1957,中译
第一卷中国人类学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英文1923,中译1990)中国民族的形成——一项人类学的考察(博士论文,英文1928,中译1996)安阳侯家庄商代墓葬人头骨的一些测量特征(英文1954,中译1985)再论中国若干人类学问题(英文1962,中译1975)古史研究一般考古学(讲演记录,1926)中国最近发现之新史料(1929)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1934)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1950)中国史前文化(1951)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1954)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文1957,中译1970)古代中国的文明(英文1950,中译1996)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1962)如何研究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的六个方面(1966)踏入文明的过程——中国史前文化的鸟瞰(待定稿,1972)第二卷石器时代史远古石器浅说(1943)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之经过(1952)红色土时代的周口店文化(1967)华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别、分布与编年(1968)西阴村发掘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的考古调查(英文1927,中译1983)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27)城子崖发掘发掘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1931)城子崖报告序(1933)安阳殷墟发掘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1950)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1930)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计(1933)安阳(英文版,1977,中译1990,重校1996)第三卷陶瓷研究殷商陶器初论(1930)小屯殷代与先殷陶器研究(英文1934)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并附殷墟陶器图录十六版)(1969)石、玉、骨器研究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1929)殷墟有刃石器图说(1948)铜器研究殷墟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1958)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1964)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1966)斝的形制及其原始(1950)第四卷殷墟铜器研究殷墟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1964)殷墟出土青铜爵形器之研究(1966)殷墟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1968)殷墟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1970)殷墟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器之研究(1972)殷墟出土青铜礼器之总检讨(1976)殷商文化研究跪坐蹲居与笪踞(1953)殷商时代的陶器与铜器(1957)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1968)殷商时代的历史研究(1968)殷文化的渊源及其演变(1977)第五卷关于学术研究、科学普及和文化教育问题的论说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1930)河南考古之最新发见(1934)考古琐谈(1968-1969)中国地质学对现代中国社会人类科学的影响(1975)序跋等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1929)《殷墟文字甲编》跋彦堂自序(1948)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1953)忆旧文字安阳发掘之回顾(1958)南阳堇作宾先生与近代考古学(1964)回忆中的蒋廷黻先生(1966)书文评介介绍历史圈外:一本有关先史学的小人书(1950)人之初——评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第二卷(英文本)(1956)未译的英文论著人口质量变动的研究(硕士论文,1920)《东北史纲》(英文节略,1932)早年文字清华学校高等科一年级时的史学作业(1916)自撰简历(1920)附录李济先生学行记略(1997)/李光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