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早期篇(上古、先秦至西汉)1. 中国天学之起源:西来还是自生2. 《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考3. 《周髀算经》——中国古代惟一的公理化尝试4.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5. 从太阳运动理论看巴比伦与中国天文学之关系6. 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7. 巴比伦——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几个问题8. 古埃及天学三问题及其与巴比伦及中国之关系9.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中古篇(六朝、隋唐及宋元)10. 六朝隋唐传入中土之印度天学11. 罗睺、计都天文学含义考源12. 《七曜攘灾诀》木星历表研
序言早期篇(上古、先秦至西汉)1. 中国天学之起源:西来还是自生2. 《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考3. 《周髀算经》——中国古代惟一的公理化尝试4.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5. 从太阳运动理论看巴比伦与中国天文学之关系6. 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7. 巴比伦——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几个问题8. 古埃及天学三问题及其与巴比伦及中国之关系9.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中古篇(六朝、隋唐及宋元)10. 六朝隋唐传入中土之印度天学11. 罗睺、计都天文学含义考源12. 《七曜攘灾诀》木星历表研究13. 汉译佛经中的日影资料辨析14. 何承天改历与印度天文学15. 中国古历中的近距历元及其印度渊源16. 张子信之水星“应见不见”术及其可能来源17. 汉译佛经中的星宿体系18. 天学史上的梁武帝19. 元代华夏与伊斯兰天文学接触之若干问题近代篇(明清之际)20. 开普勒天体引力思想在中国21. 第谷天文工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22. 第谷天文学说的历史作用:西方与东方23. 第谷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24.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所介绍之托勒密天文学25. 汤若望与托勒密天文学在中国之传播26. 天文学史上的水晶球体系27. 关于望远镜的一条史料28. 明清之际中国学者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29. 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30. 17、18世纪中国天文学的三个新特点31. 通天捷径——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欧洲天文学说及其作用与意义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