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滋味须加文字点染

建雄兄以前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外派高层,近三十年的“游贾”生涯,长年寄寓海外,除了出差办公的东西往返,假日便与妻小走南闯北,游历极丰。当年他在《信报》的“过境候机室”专栏登载的连篇小记,都是乘行旅空隙写就的,当中很少提到觥筹交错的酬酢,多记夫妇合拍游食的经验,结集还附载图片,美食当前的伉俪留影,活色生香!

    毛尖说建雄“美食半生,敬吃精神可谓职业。”张先生“馋”而有成,除了敬奉饮食、见多识广,其擅用余暇,勤于写读钻研,显然是卓然成“馋”的要素。

    提到饮食艺术,国人向来怀旧好古,随口道来,便是唐李白、宋苏轼、清袁枚或擅长往昔与味的近人唐鲁孙……他们的吃喝天下,不出中国,建雄兄嫂的“馋游”,仅“中国篇”已溢出他们的眼界,再加上欧美日韩的连篇食事,“当惊世界殊”,是今人讲饮讲食的基本知觉。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诗仙的轻描淡写,便把器宇旷达、潇洒非凡的性情流露无遗,令人倾倒;可是只消想象一下无酒不欢、无饮不醉的青莲居士,天天烂醉如泥,日日酒气醺天,美名“谪仙”,面对实在,邋遢难免。建雄兄品红,好饮有之,豪饮戒绝。他的《红酒心语》,受了西风洗礼,纵有酒色、酒香、酒温、酒年份……的种种迷思,却鲜有放浪形骸、不识天高地厚、不问合理价格、不惜伤身坏品的醉话。

    浅斟低酌的学问,沉积着实惠人生、理性消费。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