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增长目标将更加接近实际发展,而4%的物价涨幅是在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率可容忍区间内,据此就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或通缩。
“两会”年年开,经济发展却始终是百姓关注的永恒主题。透过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能大致勾画出今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
首先,今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的经济增长目标是8%。由前几年的历史经验看,政府年初制定的增长幅度一般是偏保守的。前几年的“两会”都把目标定在7%左右,结果2003年GDP实际增长了9.3%,2004年是9.5%,大大超出了原先的预期。而今年的8%是为了更加接近实际。所以从这点来看,今年GDP保持去年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不会有太多的意外。
当然,政府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如果太高,一来会引发各地方政府的盲目攀比,结果上报的数据充满水分,使得统计数据失真;二来会引起投资速度反弹,导致投资规模过大,使得宏观调控的效果减弱。
我们知道,去年宏观调控措施显现成效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投资速度偏快、煤电油运较紧张、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今年内需要通过缓解这些矛盾以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所以,报告中提出今年“宏观调控工作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宏观调控,不仅2004年宏观调控的成果难以巩固,而且经济生活中的矛盾还可能继续突出。今年仍需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过强调了“区别对待”,增加了“有保有压”。这预示着今年的宏观调控,在坚持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时,对一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业和领域,将会进一步表现出灵活性。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8%的增长率是中国经济中期的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速度。
除了GDP的增长外,百姓最关注的就是物价走势了。政府工作报告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目标定在4%,比去年预定的指标高了1个百分点。去年全年CPI增幅达到了3.9%,今年定在4%,可以看出政府希望把物价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上。不过,今年推动CPI上涨的动能仍较大,水、电、燃料、交通等重大公用事业费用都有上涨的压力。有些省市本来去年就打算调整,但由于去年物价上涨压力太大,发改委把涨价冲动压住了。
今年1月CPI同比只有1.9%的涨幅,如果物价维持在这水平几个月,那么,后续的调价措施将会出台。另外,随着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物价的传导效应可能会有所显现,所以物价依然还有上涨动力。
只要CPI全年能控制在4%以内,那么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也将随之降低。从以往的经验看,通胀和通缩对中国经济都不利,物价上涨太高不利于经济发展,通货紧缩经济低迷对百姓也没好处。有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率可容忍区间在1%至5%,只要处在这个区间,就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或通缩。4%是一个明智的目标。
今年的“两会”,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把落实“国九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国九条”颁布一年多来,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落实之中,但落实进展并不算很快,加快落实就成了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努力的目标。但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还没有看到明确预期。最准确的说法是,专题工作小组正在积极开展工作。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证监会始终都在研究。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市场遗留的一些历史问题,包括股权分置问题,但改革总是有个先后顺序的,有个整体安排。
从尚的讲话中可揣摩出,股权分置的解决不会很快形成方案,投资者只能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忍受着股价下跌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