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经典故而永恒——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新书展望

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将不断优化选题、调整结构,将潜心制作一批知识含量更高、查读功能更全的各类工具书。

    继“哲学卷”、“医药科学卷”、“法学卷”和“语言学卷”之后,我国第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编纂工作又有新进展,“家族”新成员——“中国文学卷”、“中国古代历史卷”、“天文地学卷”、“军事学卷”、“体育卷”、“环境科学卷”、“数理化力学卷”等多个分卷将陆续推出。

    在专科辞典方面,其中有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这是我国建国后第一部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古今地名工具书。全书收词6.8万条,约1000万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全书分为古地名、旧地名和今地名三大部分,古地名收词包括历史上的古图、部落、都邑、城镇及各级行政区划;古地理名称,山川、关隘、道路,水利工程和其他重要建筑,名人出生地及文学名著中的地名。旧地名收词主要收到1911年至2004年6月底我国县以上的行政区划地名。今地名收词包括2004年6月底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行政区划地名及重要集镇;全国主要的山、河、湖、海、岛和高原、盆地、平原、峡谷;主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主要水利工程等。

    逻辑学是现代社会一门重要学科,《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列为五大学科之首。由逻辑学界权威周礼全等为顾问,著名专家彭漪涟、马钦荣主编,京沪等地近百名逻辑学专家学者参与编纂的《逻辑学大辞典》,收词6000余条,约250万字,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收词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逻辑学大辞典。所收的词目涉及传统逻辑、现代逻辑、辨证逻辑、语言逻辑、科学逻辑、法律逻辑、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以及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印度逻辑与因明等各个方面的名词术语、学说学派、人物著作。

    文以怡情,学以励志,上海辞书出版社还将推出包含两宋三百二十年间所有单篇散文、骈文、诗词以外的韵文的大型断代总集——《全宋文》,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文化价值。《全宋文》共180册,涉及作家10000余位,总字数约1亿,由四川大学教授曾枣庄、刘琳等会同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近20年,广为搜求,梳理校订,编撰而成,全新展示中国历史文献最为宏富的宝库。其内容遍及历史、文学、哲学、军事、法律、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因此,也是一部规模巨大的资料工具书。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撰的《甲骨文合集释文》成文后20年始得出版,在文字的隶定上有些已显陈旧,如存在着许多前后隶定不一释字错误等问题。本书作者历时七年与拓本逐一核校,修订整理,撰成这数百万字,10大册的释文总集。尤其是作者将近十年来海内外所有分散发表在各类书刊杂志上的缀合甲骨编号,全部逐一补充附在甲骨序号之下,给使用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极大的方便,补充遗漏及纠正错误达二千多处,是迄今为止有关甲骨文释文最完整、最准确,使用最方便的甲骨文释文工具书。

    上海辞书出版社素有较强的汉语语词工具书的编辑力量,《中国成语大词典》、《古汉语大词典》、《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谚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全》、汉语小词典系列等形成了大小搭配的合理格局。明年第一次将成语跟古代汉语中的同类现象结合起来的《新概念成语词典》颇具原创性,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成语词典的模式。如一般人在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困难的地方,如果用蕴含同类语言现象的成语作为参照,举一反三,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这部成语词典对于教授或学习古代汉语将有很大的帮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教材种类。《现代汉语辨析字典》也是既具有一般汉字字典的功能,又能针对读者学习汉字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加以辨析的新型字典。所收7000字全部录自《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它们在现代白话文里的覆盖率高达99%以上;既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又收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字,作为本字典的字头,与另外3500个字头,在正文中设计有明显的标识加以区分,这些选择与举措,使之有更强的实用性。如在字的读音、释义之下设置“辨析”一栏,包括:容易写错的笔顺,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容易用混的字,容易用混的词和成语、典故等8项辨析内容,大大提升读者对单字的认知、理解、掌握的程度。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