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不堪伪书假书之害 呼吁加快出版体制改革

“我深受‘伪书’、‘假书’之害。”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唐浩明委员愤怒地说,“有一本书不但‘盗名’,用我的姓名,而且‘欺世’,冒充正宗的出版社。” 

    “一边是图书市场琳琅满目,一边是读者总感觉找不到好书,‘伪书’‘假书’时有出现。这种市场不对称情况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出版体制改革予以解决。”民进中央副主席严隽琪委员说。 

    席殊委员表示,“‘伪书’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读者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也说明市场是有空白点的。我希望国家加快推进出版体制改革,给民营书店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 

     据了解,2000年,跨国出版集团贝塔斯曼一家的图书销售收入达到77亿美元;而我国在2002年,全行业图书销售收入尚不足60亿美元。两相比较,差距巨大。另外,中文出版物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我国文明古国地位极不相称,2001年在我国图书销售收入中,出口金额仅占0.37%。 

    “加快推进出版体制改革时不我待。”严隽琪委员表示,“当务之急是拿出完整的总体转制方案和实施细则,以稳定为前提,保证出版体制改革‘软着陆’。”

    投融资问题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关注热点。严隽琪说,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应鼓励各类资本和民营资本以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出版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化出版社内部运作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各出版单位在出版物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严隽琪建议:“调整国家现有财税政策,可为出版业改革注入持久推动力。财政支持方面,为重要的出版项目、大型出版工程和公益类出版社设立专项基金,对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古籍、民族以及学术类出版社给予必要的补贴。税收政策方面,应根据出版业特殊的文化属性,降低税率,或者采取‘先征后补’或‘以奖代补’等税收优惠政策,放水养鱼。” 

    唐浩明委员建议强化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全力培育良好的出版发展外部环境。要依法对出版活动和出版物市场实施监管,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理顺出版发行渠道,维护市场秩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