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又隆重的颁奖会在一个半小时后结束了,许多读者都向我们打听哪里能买到这些获奖图书。一位读者对我们说:“我一直都只关注人文类的图书,但是听完这次颁奖会后,我对科学文化图书也有兴趣了。”更是有许多人自发地邀请老科学家跟他们合影、签名留念。诚然,如司马南所说,与那些影视明星相比,我们的科普工作者没有那么多“追星族”,与震耳欲聋的演唱会相比,我们的颁奖会显得有些清静。但是,这些白发苍苍的科普工作者,还有新一代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出版人,还有这些热心的读者,他们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希望。
张开逊:三只眼睛看世界 本届图书评选委员会主席张开逊在介绍评奖规则的时候说道:“此次获奖图书的作者有很多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也都是有人文情怀的知名学者,他们用三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注视自己学科的前沿,一只眼睛注视着人类社会,另外一只眼睛在注视着人类的未来。”
司马南:科普工作者要能够 像大众明星那样出名 上一届颁奖会的主持人司马南恰巧正在旁边的会场为自己的新书举行签售,于是他也“神奇”地出现在今年的颁奖现场。他一如既往的诙谐、幽默,惹得全场笑声不断。他指出:“科普明星的知名度还不够,我们的活动比不上‘时尚先生’的颁奖晚会隆重,这不是我们的错,不是我们的科普工作做不好,而是我们社会的愚昧的追求。我们要勇敢地说这句话:科普工作者要能够像大众明星那样出名,一辈子做科普工作的老先生也要有‘小燕子’的荣耀。”
汪永晨: 大自然的明天是什么? 本届科普环境奖获奖图书《绿镜头》的作者、著名环保活动家汪永晨在接受主持人采访的时候说道:“我认为大自然是要敬畏的。黄河断流、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物的濒危,这些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与人类的狂妄自大,是有很大关系的。《绿镜头》的副标题是大自然的昨天和今天,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回答这个问题:大自然的明天是什么?”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言,令人感动,更令人深思。
谈祥柏: 相亲中也要用到数学 这句话可能会令许多“数学恐惧症”的人怦然心动,谈祥柏告诉我们:“数学也是不分年龄的,不分专业的。数学不是那些枯燥重复的习题,其实数学是非常好玩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其实相亲里面也要用到数学。”
王一方: 点头的科普太多 摇头的科普太少 担任上一届评委的王一方去年调职到了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但是当我们的颁奖会开始的时候,他就像一只“迁徙的鸟”,飞回了颁奖现场。他的观点依然那么一针见血:“我们点头的科普太多,摇头的科普太少。现在传授科普知识的科普书很多,但是鼓励怀疑,宣扬人文的精神太少。这个观点,我以后还要呼吁,我相信这样的科普才是真正的科普,它对我们的科普事业将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 颁奖会精彩瞬间 刘苏里向老科学家鞠躬 刘苏里在点评获奖图书时用“诚惶诚恐”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看着台下的老科学家,他说:“我卖了12年的书,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你们的书我卖过,一直在心里对你们表示敬意,今天见了这么多不熟悉的面孔但是熟悉的名字,我真心实意地给你们鞠一躬。”然后他向着台下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质朴的语言,真诚的行动,一时掌声雷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