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危机:书款拖欠风——从席殊书屋成为被告谈起

因拖欠款问题引起的书界纠纷,近日屡有发生。不久前还曾声称二三年内要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民营连锁书店席殊书屋,近日因为拖欠供货商8万多元图书款而成为被告。这起债务纠纷案日前在北京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

    退货冲抵?空头支票?
    状告席殊书屋的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在诉状中称,自2003年9月开始,席殊公司以资金紧张为由停止支付书款,到今年1月为止,已经累计欠款8万多元。双方随后签订了“还款协议”,规定席殊书屋清退1.8万多元的图书退货后,每月还款1.2万多元,可以用当月退货冲抵,5个月还清。可是到现在席殊公司已经连续2个月没有还款。在庭审中,席殊公司以还款未到期,并且可以用退货冲抵为由,否认欠款8万多元。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波则表示,对方已经延期三四次了,开过的期票(远期支票)完全变成一个空头支票。法庭将在双方重新举证后择日再审。

    危机消息 不胫而走
    成立于1995年的席殊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到2003年底在全国拥有623家特许加盟店,年销售额达2.8亿元。但从今年6月份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提起诉讼开始,席殊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的说法就不胫而走,有说该公司身陷三角债、出现资金危机的,甚至还有媒体用到了“欺诈”“骗局”等字眼。

    无独有偶 明君书店
    上海的地铁连锁书店明君书店最近也在经营过程中遇上了类似的麻烦,正在上海市书刊发行协会的帮助下与各家出版社协调解决。针对日益严重的书界拖欠款现象,《中国图书商报》上月底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启事,宣布将免费刊登“严重拖欠书款企业名单”。

    启事中写道:“回款不及时,信息流不畅通,严重影响了书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凡在图书批销和零售中,形成欠款一年以上的事实,债权单位都可以致函债务单位形式开列交易项目、欠款数量、经手人等。商报核实后如实公布。”

    广而告之 效果如何
    《中国图书商报》一位负责人说,“今年关于出版危机的消息不绝于耳,甚至有人用崩盘来形容,我们也要像国家银行那样,把一些商业信誉问题严重的企业刊登在黑名单上,广而告之让别人不再上当。”这一举措已在图书界引起极大反响。正与席殊书屋对簿公堂的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第一个申请在《中国图书商报》上刊登追讨席殊书屋严重拖欠款的启事,此外,北京五谷田、北京世建等图书公司和汕头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也表示将委托北京共和联动公司进行追讨。

    不过,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欠款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公之于众。另外,有的欠债企业本来名声就不好,欠债不还主要是因为资金困难,上黑名单对他们虽然有压力,但如果实在没钱,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