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莱德曼相遇相识

当我在去年10月份得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经翻译并将很快出版利昂·莱德曼的科普著作《上帝粒子》时,不仅惊讶,而且唤起了4年前难忘的记忆。那是一次近距离的与诺贝尔奖大师的接触,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大师的风采。 
    2000年11月,我们第一次在北京举办了以科普为关键词的“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用盛况空前来比喻应该是不为过的,不说国内科学界和科普界的领导及专家,国际上也有三十多位学者莅会,其中有美国《科学》杂志的执行主编鲁宾斯坦,国际上公认科学素养研究创始人米勒,以及当时名气非常大的兰迪,但我们请到利昂·莱德曼,是运气,是巧合。他的出现,为论坛创造了一个新闻点,也为公众展出了科学家的真诚和可爱。 
    利昂·莱德曼的确在我们的邀请名单之列,他是美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巧的是,当时他恰在中国参加教育部的一个“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的国际会议,我们要牢牢抓住他,没有他的电话,只能通过E-mail,经过反复周折,得知他在昌平附近一家宾馆,论坛那天一早我们把他从住处接到会场,一切都按计划完成,只等他上台演讲。 
    我们为他安排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在此之前,当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都在发言后,坐在台下等待听他的报告。谁知,这时投影仪忽然不工作了,而且怎么摆弄都不解决问题。后来得知,是新闻记者走路不小心将电源弄松了,此时台下一片骚动,以致会务组非常紧张,因为利昂·莱德曼先要给大家放一组精美的太空照。此时,会务组临时借来一架幻灯机,但因为电线不够长,只能放在地下。这时,利昂·莱德曼跪在地上从容不迫又谈笑风生的一张张放完他的图片,这样的场景感动了台下的听众,也给了新闻记者以新闻素材,《北京晚报》的摄影记者阎彤拍下这一刻,出现在当天晚报的头版上,还加上标题《诺贝尔奖获得者跪着为中国观众讲科普》,这幅照片后来被《北京青年报》转载,又加上评论《科学大师的跪式服务》,这篇文章谈到科学家真诚和平易的性格,后来,又被《读者》杂志转载。据悉,阎彤的这张照片还获得全国晚报摄影评比的金奖。
    说实话,当时我们作为会议的承办者,心情沉重,既内疚又觉得遗憾,认为是会议的一个瑕疵,但没想到,却引发了新闻报道的一个亮点。 
    读了《上帝粒子》一书校译尹传红先生的文章,感到利昂·莱德曼风趣、幽默又真实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切都与那次论坛的“突发事件”相印合。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