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亟待走出生态危机 等待“芝麻开门”

盗版“烧杀劫掠” 电影“生态失衡”  令电影人最为头疼的是,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秩序还处于严重混乱状态,这对电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极为不利,他们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快承担起相应责任,为电影产业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盗版冲击电影票房,令电影界愤怒不已。横店集团影视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海说,现在,“国内电影市场烧杀抢掠无处不在”,首先是盗版光盘,这是个多年的老问题了,原因固然很多,但政府监管不力是不可推卸的。还有,正当我们对盗版光盘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之际,比光盘盗版更具杀伤力的网络盗版又开始“异军突起”,当不计其数的观众在网上收看盗版电影时,电影投资人的收益却为零! 

  上海新生代影视合作公司总裁陈燕也忧心忡忡地说,网络盗版猛于虎,甚至到了随便注册一个网站,花一点点钱就可以向电影公司买一个版的恶劣地步,一部电影第一天在影院播放,第二天就能有几十家网站马上跟进。陈燕也说,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300多个网站在进行电影侵权行为,最严重的一家竟非法下载了几万部电影。 

  令与会电影人气愤的是,电影“盗版”现象大行其道无人过问,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电影奇景”:面对盗版的猖獗与无助,个别制片人不得不向盗版商“缴械投降”,甚至给盗版商出钱赎买档期,请求“敌人”缓期发行盗版。与会代表众口一词:保护电影版权,政府责无旁贷。著名作家张贤亮说:“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中国有,问题出在执行环节。”

  电视台不规范行为严重,正成为导致盗版电影盛行的主要原因。上海电影频道营销部主任吕超介绍说,他们推销《哈利波特》电影播映版权时,在电视台普遍遭受冷遇,一调查,某电视台居然称从省电影公司取得了播映权。版权不被尊重达到了这样恶劣的地步,太可笑了,就是中影公司都没有这个权利。最后,公司被迫花大价钱专门请了央视成立监播公司,调查各地方电影台盗播电影的情况。 

  北京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公司总裁王中军举例说,与中国电影几乎"同岁"的韩国电影,从1999年到现在不到5年时间,在票房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最大的经验是韩国政府实行电影配额制。如韩国政府规定国内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 

  澳门代表蔡安安认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精神产品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美国电影产业已经超过钢铁、航天业,日本的电影产业超过了汽车业。中国的文化资源属世界之最,要建设文化大国就不能放弃电影?美国感受、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正随着好莱坞电影影响着全世界,如果我们放弃电影就放弃了一块最好的阵地。 

电影产业呼唤健康有序环境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主任黄嘉明建议,国家应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电影事业,尽快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研究制定政策。她说,现在外资可以办电影院了,到了不能拖的时候,如果把电影市场让出去,再花几十年都难了,这个代价太大了。观众群落要几代人才能熏陶,才能潜移默化。 

  在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民营影视企业高峰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向社会发出了一份倡议书:一、国家尽快规范影视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法规在影视市场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影视侵权、盗版、走私行为,培育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在行业内部营造一个既有竞争又有自律的商业活动规范。 

  二、全社会都要来关爱国产影视产品,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影视产业及其产品的商业化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畅通影视产业的融资渠道,在税收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影视产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创造吸引多渠道投资的政策条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扶持影视产业的专项基金,培养影视艺术中的新生力量。 

  四、走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发展道路,支持多种类、多类型、多题材作品的共同发展,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为此,就必须努力提升影视从业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美学修养,把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以文化创意上的优势赢得市场。 

中国电影 等待“芝麻开门”!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市场潜力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同时,政府及时的改革措施很快吸引了民营影视企业和外资,与国有影视公司共同逐鹿电影市场。去年,民营资本投资了96部电影,占全年140部国产电影出品量的68.5%;国产电影票房收入有近80%是民营公司参与发行创造的。 

  外资也开始抢滩中国电影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齐勇锋说,好莱坞各大公司已开展对中国市场的全面研究,有的还设立了“中国部”,从题材、演员、观众、市场全方位研究中国影视市场。把中国电影市场分为“都市”、“小城”和“乡村”3个区域进行调查。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