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为出 1960年,汉托和乔吉娜从古巴来到美国时,身无分文。1966年他们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他们的致富策略就是节省每一分钱,由于银行储蓄是按复利计算的,所以夫妇俩每月按时去银行存钱。他们的生活很节俭,打折商品是他们常买的东西,经常从报纸上剪折价券去买便宜东西,上班带盒饭。几年后,他们便把收入的大部分储蓄起来。直到1987年,他们拿出1250美元投到共同基金里,8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 不筑债台 今天信用卡公司有五花八门的优惠办法吸引新客户。银行又大力推销房屋抵押贷款,一般人面对这类诱惑,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代价是你欠下债务,须为债务支付利息。美国百万富翁中70%全无债务,他们知道,每支付1美元利息,可用来投资的钱就少了1美元。因此,他们所买的房子一定是他们负担得起而财力上仍绰绰有余的。 自己创业 自己当老板的人能成百万富翁的几率比工薪阶层的几率要大4倍。工薪阶层的收入决定于雇主愿意给多少,自己创业的人如果精明能干,可以大展宏图。 长期等待 要想财富长久,就要具备足够的定力,拒绝短期利益的诱惑,抱紧核心资产。微软的比尔·盖茨能够多年蝉联全球富豪榜首,就是得益于他能够抗拒诱惑,不放弃微软的大部分股权。任何投资者在走向致富之路时并不富有。这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合理地安排自己手中的资金,选准投资方向,如此则任何人都会有可能成为富翁的。 气定神闲 投资没有一定赚钱的道理,不过,富豪们一定有办法使自己安度投资的低潮。专家们发现,富豪们大多是玩扑克牌的高手。他们大多生活作息有规律,婚姻生活稳定、美满。有志成为富豪的人,不妨向他们的生活态度看齐。 脸皮很厚 富豪的行为模式异于常人,常做出违反社会常规、招致他人忌恨的事。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创办人山姆·奥尔顿经常扰乱市场价格。一旦逮到机会,他便伺机向供应商杀价。所以供应商们都知道和沃尔玛做生意不容易。因此,如果你想当好好先生,最好打消富豪梦。 成为富翁的八个步骤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美国人查理斯·卡尔森在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的发家史后写了一本名叫《成为百万富翁的八条真理》的书。卡尔森所总结的、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行动步骤是: 第一步,现在就开始投资。他在书中说,在美国,六成以上的人连百万富翁的第一步都还未迈出。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时都有一堆理由,但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自己在找无关紧要的借口。有人也许会说:“没时间投资。”卡尔森说:“那你为什么不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学习投资理财上?” 第二步,制订目标。这个目标不论是准备好小孩子的学费、买新房子或50岁以前舒服地退休。不论任何目标,一定要订个计划,并且为了这个计划全心全意地去努力。 第三步,把钱花在买股票或基金上。“买股票能致富,买政府公债只能保住财富”。百万富翁的共同经验是,别相信那些黄金、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儿,把心放在股票上,这是建立财富的开始。 第四步,百万富翁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而致富的,他们大多数只投资一般的绩优股,慢,但是低风险地敛财。 第五步,每月固定投资。使投资成为自己的习惯。不论投资金额多少,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资,就足以使你超越2/3以上的人。 第六步,坚持就是胜利。调查显示,3/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将近四成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股票买进卖出频繁,不仅冒险,还得付高额资本税、交易费、券商佣金等,“交易次数多,不会使你致富,只会使代理商致富”。 第七步,把税务局当投资伙伴,善用之。厌恶税务局并不是建设性的思维,而应该把税务局当成自己的投资伙伴,注意新税务规定,善于利用免税的投资理财工具,使税务局成为你致富的助手。 第八步,限制财务风险。百万富翁大多过着很乏味的生活,他们不爱换工作、只结一次婚、不生一堆孩子、通常不搬家、生活没有太多意外或新鲜,稳定性是他们的共同特色。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