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套餐,中看可中吃?——且看商报记者为您算笔账

从8月18日起,上海移动新增“88套餐”业务,推出了月租费从88元至588元的6款优惠套餐,本地通话费最低接近5折。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价格大战进一步升级。面对这份“看上去很美”的“大餐”,手机用户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记者就此为消费者算了一笔账。

    从上海移动这套大餐来看,以最便宜的88元“套餐”为例,其包含的免费基本通话时间为190分钟(按0.40元/分钟计算),如果用户每月刚好用完免费基本通话时间,相当于花88元打了190分钟市话。而普通“全球通”用户在储值卡内预存88元话费,可打147分钟,比“套餐”用户少43分钟。如此计算,最为优惠的588元套餐价格则接近于对折。

    但有一点显而易见,所谓优惠都建立在大量使用电信服务的基础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信降价。换而言之,如果手机用户每月单纯话务支出少于一定数额,就不适宜申请套餐服务。另外,上海移动还规定,当月15日之前(含15日)申请套餐将按全额套餐月租费收取,这在申请结束后就可能出现“使用半个月套餐业务,需付一个月月租费”的情况。

    早先,上海联通CDMA手机套餐则把底线设在78元/月,每分钟通话费仅0.2元,还推出了入套餐送手机业务。但细细看来,由于每个套餐用户须用存折账户担保,并签两年话费协议,这样就算用户把手机弃之不用或卖掉,电信公司依然要收取两年话费,这种“绑住消费者”的做法给电信公司带来保障,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呢?一位使用CDMA服务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本期望节省话费,但两年“君子协定”使他在不频繁使用手机的时候犯了愁,最后不得不把手机转手给他人。

    如今,这种用“套餐”套牢消费者的策略已被中国移动借鉴,“88套餐”规定用户签约期为一年,期间不得随意变动。

    值得注意的还有,移动“套餐”还规定,若在协议有效期内客户处于停机状态,仍需缴纳套餐月租费,这就意味着如果用户丢失手机,在不能正常使用业务时间段内也需要付费;而且,在签约期间还不得更换为其他套餐,也不得转品牌、办理过户或销户。

    由此看来,在选择“套餐”之前,消费者的确需要再三斟酌一番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