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收入增长是否慢了

在央行出台房贷新政后,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把了脉”。

    我们看到,政府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因为这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但风险也不能不防。会议就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切实解决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中提到了“发展住房信贷,强化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完善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机制”。那么,央行的121文件就可以看作是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之一。央行曾经表示,121文件中大部分只是对原有规定的重申。可以认为,正是由于对房地产贷款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央行再度出手。

    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情况本周公布了。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1元,同比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但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8%,在全国四大城市广州、上海、北京、天津中,增幅也是最小的。

    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781.4元、7409元、7039.7元和4969元。其中,北京市居民收入增幅12.6%,在四城市中居首位;天津市居民收入增幅10.3%,为近5年来同期最高;广州、上海也分别增长11.3%和8%。这多少有点让上海人感到不快。

    上海的经济发展很不错,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25.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11.4%,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但为什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只有1位数呢?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上海的经济地位也不相对应。

    今年上半年,北京是非典疫情的重灾区,经济损失很大,但北京市居民收入增幅最大,这显然与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关。上海在保持GDP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也应该让居民的收入增长得再快些。毕竟,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