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突破53%

“政策聚焦、释放能量”, 上海市强化“第一生产力”的举措获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从40%左右提升到90%,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最近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经专家评估认定的科技创新成果2126项,已转化的占90%,累计新增产值550多亿元。成果转化速度由原来的3至5年缩短到2至3年。转化项目中年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20家,具备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资格的企业已有40多家。创新成果转化提速,高新科技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科技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破53%。 

    大胆进行分配制度创新,让激励政策集中到成果转化上来,有效调动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激情。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分配政策的措施,包括技术成果、人的管理智能等要素参与分配,在成果转化企业实行股权制度和效益奖励,科研成果可作价以入股方式作为投资,生产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可占有一定股份参与分配,成果转化效益可提取20%奖励主要有功人员等等。

    政策优惠还集中在为成果转化优先融资。近5年,上海市从税收等方面给予鼓励,促使风险投资以入股方式参与成果转化,并实行政府贷款担保,发放创新专项基金等办法,为1500多个参与成果转化的中小企业解决专项转化资金1亿元,还通过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入股、企业投资入股参与转化等方式,筹集转化资金约35亿元。这批企业目前转化成果引发的效益超过100亿元。

    鼓励产学研联合。上海企业为加强与高校、科研所的合作,增强企业转化创新成果的能力,实行了有关人员可从转化效益中提取30%作为奖励的办法。并实行企业推广生产专利产品,其专项研究资金由政府补贴的措施。高校和研究所有技术优势,企业有资金、管理、销售的优势。近五年,上海把260个重大科研转化项目交由产、学、研联手完成,实现了成果开发水平高、转化效益好的目标。其中31个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取得效益28亿元。

    政府编织“方便服务链”。上海市工商、供电、供水、财政等19个部门在一个楼面设立联合办公平台,使承担成果转化的企业从项目评估、融资担保到用水、用电等必办的手续,在一天之内办妥。如今有了“方便服务链”,成果转化明显提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