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大“儿童礼品”市场?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明天就到了,家长为自家的宝贝们准备的礼物自然成了众多商家争夺的重点目标。在琳琅满目的儿童书籍、儿童体育用品背后,记者发现,要想做大“儿童礼品”市场,商家还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

图书市场:期待有特色的少儿图书    和往年一样,许多家长都不忘为孩子准备一份精神礼物,而书籍往往是第一选择。昨日记者走访上海的一些书店看到,少儿图书已悄然取代其他图书成为书店主角,它们占据抢眼位置,五彩缤纷地展示着自我。但四四方方、平平整整、大红大紫的单调外表,却让一些家长不无遗憾:为什么没有圆形的、三角形的书?为什么不让书中的花儿发出香味?为什么不让书中的小蜜蜂飞起来?为什么不让书中的小轮船鸣笛?这些都是想像力丰富的孩子们想从书中得到的。

    记者曾见到几本有特色的少儿图书,这些图书中的鸟儿是飞在空中的,青蛙是可以跳的,蜘蛛吐的丝是可以触摸的……小读者既可以看书,也可以玩书。记者在这些书中看到了一些鲜活的东西,看到了少儿图书的新面貌、新功能。

  高品质的少儿图书在少年儿童成长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少儿图书发展的步伐如何跟上人们对其精益求精的要求,已成为当前出版界,特别是各地少年儿童出版社应对市场时,所需解决的首要难题,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在热切地期盼着。

体育用品市场:属于儿童的天地有多大
   一般而言,往年的“六一”儿童节,衣服、玩具、学习用品的销售最好,不过,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适合儿童使用的各种运动器材尤其受到家长的青睐。据沪上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营业员介绍,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购买了呼啦圈、羽毛球等体育用品,让孩子锻炼身体。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就整个体育用品市场来看,成人消费仍占据很大的比重,许多综合性商场的柜台内所销售的产品多数是供成年人使用的,为儿童开设少儿体育用品专卖的少之又少,而相关的儿童体育用品也局限于球类、滑板类、鞋类几大门类,只是在设计图案方面有了革新,老生常谈不免让一些希望给宝贝惊喜的家长们有一些失望。在传统的体育用品中加点创意和新意,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开发出带有品牌特色的体育用品,是众多家长的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