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02新加坡十大华文畅销书

  2002年新加坡华文读者的阅读走向,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有三本历史类新书上榜。过去的年度畅销榜少不了情色书籍,去年的书单却少了这类书。 
  和过去几年比较,2002年新加坡华文读者的阅读走向略有不同,在书种方面,去年最大的突破是,有3本历史类新书蹿上畅销书排行榜,包括图文并茂的历史普及本《画说中华五千年》、编收大量文物图像的《中华文明传真》,以及南洋大学历史文献《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 
  除此之外,由本报综合本地12家主要华文书店的“2002年华文畅销书排行榜”,一些别具“都市情调”的新书,包括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系列、台湾畅销书作家王文华的《蛋白质女孩》也颇受欢迎。 
  2001年卖得最疯狂的财经投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以及心理励志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又译《谁搬走我的乳酪》),在市场不景气的年代里,仍然持续地保有一席之地。 
  在过去,年度畅销书排行榜总少不了一两本情色(或色情?)书,如1997年《北港香炉人人插》(李昂著)、1998年《失乐园》(渡边淳一著)、2000年《上海宝贝》(卫慧著)、2001年的《上山、上山、爱》(李敖著);但去年广泛流传的图书却少了情色或色情,相反的,由于几部历史书的上榜,使到整份书单多了些许“墨水”。 
  1. 回归历史  
    书籍反映“中国热” 
  如果说畅销书排行榜能反映人们的精神与思想状况,那么,2002年历史书的热烈回响又意味着什么? 
  编收大量文物图像的《中华文明传真》,突破了以往历史书以文字为主的传统。 
  商务印书馆董事总经理成泰忠说,这和近年的“中国热”有关,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到许多读者都希望多了解中国,尤其是像《中华文明传真》这类历史书,突破以往历史书以文字为主的传统,编收大量文物、图像,图文并重呈现中国5000年的历史面貌,为有意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提供较方面简单的阅读方式。 
  大众中文部经理王碧莹说,《画说中华五千年》的消费群以年轻父母占多数,购买此书主要是提高家中小孩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南大再受关注 
  另一本和历史文献有关的新书《南洋大学走过的历史道路——南大从创办到被关闭重要文献选编》也在去年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卖,此书在商务、上海、长河三书局都有不俗的表现。 
  此书虽然是文献选编,但翻开此书却有如掀开南洋大学的沧桑史,一步步了解南洋大学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坎坷路,比如摘录陈六使于1950年9月9日在新加坡福建会馆的演说,记录下早在1950年,陈六使已提出创建华文大学的构想。又如当年的总理李光耀、教育部长王邦文等在南大发表的演说,或有关华校前途的演讲都收集在内。 
  2. 都市情调   
   几米 王文华 捕捉都市情怀 
  台湾最受欢迎的成人绘本作家几米,自1998年起就有作品在本地问世,去年年初,中国三联书店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同时出几米的作品简体版,不但风靡中国,在本地市场也兴起一股热潮;几本著作包括《向左走·向右走》、《听几米唱歌》和《月亮忘记了》、《地下铁》、《照相本子》、《1.2.3.木头人》等卖得不亦乐乎。 
  几米2002年最受欢迎的绘本《向左走·向右走》。 
  绘图现代感、人物具城市感、文字清新的几米作品,捕捉到都市人的略带伤感,又有几分落寞的情怀。有论者认为,几米是“都市风雅的象征,它既提供抚慰,又提供幻想。缓解都市人在竞争和奋斗的压力中隐藏的恐惧和不安”。 
  几米2002年最受欢迎的绘本为风格凄美的《向左走·向右走》,描绘住在同一幢大厦的一对男女,每天出门时一个习惯向左走,一个习惯向右走而相互错过,虽然,这对男女后来相遇了,但在命运拨弄下,终究还是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友谊书局经理宋恩玲说,几米绘本的读者以十几至20几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 
  由台湾畅销书作家王文华著的《蛋白质女孩》也以充满浓厚的都会情调广受欢迎。该书笔调活泼,对白幽默,叙述两名都市男子在都市中寻找爱情的一则则小故事。全书通过这两名男子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都市女子,反映现代都市男女的生活观和情爱观,此书读者以年轻人占数较多。 
  3. 保健意识   
    大家爱惜身体 
  随着新加坡人保健意识的提高,保健书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书种,每一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总少不了医学常识、保健之道的图书。 
  《我瘦够了》读者以中年家庭主妇占数最多。 
  去年,几乎每家书店都有一本保健书上榜,如友联书局、新华书店的《登上健康快车》;纪伊国屋的《元祖蔬菜汤强健法》;长河书局、上海书局的《洪昭光健康忠告》;远景的《步行健康减肥法》、《肝脏病罪新疗法》;蓝点图书的《排毒疗法安全手册》。 
  《登上健康快车》也是中国全国畅销书,该书去年一整年以压倒性的优势高居中国畅销书榜首。作者洪昭光、胡大一、向红丁为北京三名著名医学专家。此书也被许多读者奉为“健康圣经”。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