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热闹的场面让人们以为春节提早来临了。记者了解到,本届订货会比之往年更加红火,展场面积扩大为3万平方米,1370个参展摊位也创下历届新高。 北京图书订货会是我国出版界最大的出版商务活动,与“全国书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称我国出版业三大“品牌工程”,多年来不仅每每占据图书订货金额头把交椅,而且成为观察我国图书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观察一:出版集团整体包装亮相 在这次订货会上,一批出版集团以整体包装的形象全新亮相,尤其是提出“书业无限,品牌为王”口号的中国出版集团,第一次以集团形象出现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86个展位统一设计,万余种图书一起推出;而一批中小规模的出版社也跃跃欲试,像中信出版社挟《谁动了我的奶酪》之风头,一家独揽36个展位,凭借的是争夺市场的底气。 记者也走访了另外一些出版社下属的公司,可以说从展台设计和整体宣传上并不亚于像中国出版集团、陕西出版集团等大出版集团,甚至比他们更为细心别致,有些别致的书架还掩映在绿树下。 观察二:劳动保障类图书大有市场 昨天,北京市东方文慧书店的采购员小张早早来到国展,因为他和另外一位同事一天的重要任务就是在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淘金”——将所有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书目资料提回书店。 “我们是专业性很强的书店,我今天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化工出版社等出版社全逛了。任务基本上顺利完成了,今晚我们负责人还要仔细看,这几天就准备要订货。”看着十几包沉甸甸的资料,略显疲劳的小张努力地揉了揉太阳穴。 置身于图书订货会,各种图书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少儿素质教育系列、速成英语系列、现代经济管理系列……除了美术、文艺出版社和一些相当专业的出版社的展位,相当一部分出版社都能找到这些专题类书籍,在“中国盲文出版社”的展位上没有一本盲文书,经济管理、教育类的书都有。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巴淇告诉记者:“出版社出版热点图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不能太浮躁,我国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但是更缺乏高科技的技术人才,随着服务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就上升到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想有关社会劳动权利保护方面的书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们从去年起就开始考察这方面的市场。” 观察三:发行销售将越来越灵活 和其他行业营销员一样,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的尚艳芳和同事们要到学校里,将经济管理方面的书介绍给授课老师,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学校能接受这些书作为学生的教材。 “我们是中国机械出版社下属的一个公司,要和一些大出版社在学生教材上竞争,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每一本书从策划、翻译、装帧,走的都是国际化的路子。书本身的质量就不用说了,单是封面我们也苦费心血。”记者看到,他们出版的书与一些大学教材不同的是,书本的一边留出了一段空白,这是留给学生做笔记用的。 观察四:环保书电子书一展风采 “摸上去柔柔的、提起来轻轻的,比起同样大的它要轻得多……”化妆品?不是,丝巾?也不是。其实这个谜底就是《如何成为高级记者》——一本环保书。 在翻译出版社的图书展示台上,记者翻看这本书时,发现摸着很薄很柔,但里面好像又有颗粒。翻译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国际流行的环保科技纸张,用的是泡沫轻型环保材料,记者拿起和另外一本书掂量了一下,感到环保书明显要轻得多。 “采用环保型材料虽然在国际上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因为我国提倡环保书本起步比较晚,因此这还比较新奇。按目前国内的情况,出版环保书的成本比较大,不过环保书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另外,电子出版物也在图书订货会上一展风采,“将书本的精华浓缩于一身,10元钱就能看到上下五千年。”这是北京正普科技发展公司的客户主管冯祺最为自豪的,“现在是科技时代,而且远程教育也在兴起,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优势,我对电子出版物的前景很看好。” 观察五:凡和书有关的都是个事儿 “嗡……咔……”这不是什么怪声,而是北京一家包装机械公司将新型机器搬到了图书订货会现场。“我们是第一次来参加图书订货会,包装和书的关系也很密切的,我们的机器可全自动的捆扎、封箱、打码。”该公司的一位小伙子一边忙着给围在台前的人们送资料,一边向记者介绍着。 纸业公司、视听公司、网络公司参加订货会也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尤其是科技公司推出的图书管理软件。北京九州时代网络科技公司的肖小姐笑着说:“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一般是参加电子软件产品会议,似乎和书不沾边,但是现在出版社集团化了,我们开发的是从出版到发行的系列软件,这便于出版业的管理人士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