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晚,“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颁奖典礼”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集结中国当代文学强大阵容,通过隆重典雅、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大型文学主题盛会,向文学致敬、向作家致敬、向时代与读者致敬。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共评出了25部获奖作品和5名获奖译者。其中,马伯庸《大医》荣获本届骏马奖的“长篇小说奖”。《大医》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2秋卷》,单行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大医》 马伯庸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授奖词 马伯庸的《大医》在纪实与虚构间飞针走线,展开抗战风云中苍生大医的传奇。
答谢词 写完一部长篇小说,就像是完成一次马拉松长跑,它出于兴趣,始于技巧,成于素质。但最终支撑我们跑完整个赛程的,是一个人的坚定意志。这趟旅途是如此漫长,我们需要调动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细胞,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受伤;但这趟旅途也是如此充满乐趣,不说沿途的美妙风景,也不说多巴胺分泌的愉悦,单是挑战自我极限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人乐此不疲。长跑是考验自我的身体极限;而写作,则是在探索我们的心智边疆。曾经有人问一位长跑健将,你为什么要跑这么多路?他的回答是:因为终点就在那里。我们创作者也一样,当读者问起,为什么你们要写作?我相信今天得奖的每一位作家,和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因为故事就在那里。
图书简介 《大医》为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书写了中国第一代红十字会医生,方三响、孙希、姚英子三个出身、性格、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上海鼠疫、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淞沪会战……时局的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把他们抛至风口浪尖,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三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如何真正拯救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这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即将喷薄而出。他们相互扶持,从三个蒙昧天真的少年,在一次次救援中,成长为真正的“大医”。
作者简介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代表作有《大医》《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