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铁站直奔过来,刚到。”法律出版社发行部工作人员程瑶从手机里找出展位设计图,和现场布展人员一一比照、沟通,一旁的双肩包显示着风尘仆仆。“去年我们是‘最小’展位,上海读者给了我们很大的热情。今年我们带来一个超过半米高的盖章机,要给上海读者一个惊喜。”程瑶比画着。
“今年大学刚毕业,入职中版书房,接下来要在展位负责收银和其他工作,先来熟悉环境。”22岁的书业新人刘芮旭同样背着双肩包在一箱箱图书之间进进出出,“以前是读者,现在转换身份,希望能做好这份工作。”
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8月14日就将拉开大幕。今年是第20届上海书展,书香之约早已成为上海及周边省份乃至全国读者及出版人的年度期待。
8月12日午后一场大雨之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提前踩点探访,看看今年书展有哪些不一样?
以品牌引领读者 “书展20届,要给读者一些新鲜感!今年,我们的展架有新设计,从顶上看,是中国出版集团的LOGO。”上海中版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俊友向记者介绍。
今年中央大厅,恢复了“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和主宾省的面对面格局,读者熟悉的中心活动区也将回归,成为一场场重磅发布的舞台。从2008年开始参与上海书展的崔俊友记得,那一年是中国出版集团四家在沪机构组团,第二年开始,“国家队”旗下20多家单位集体出动,正是上海书展迈入高速发展期的一个写照。
“一开始,要动员各个出版社来办活动,渐渐地,变成大家抢着报活动。今年三四月,各家出版社编辑就开始发微信——我们要来上海书展办活动!”崔俊友说,上海书展的“亲民性”是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是对出版人的吸引力所在。今年,中国出版集团所属23家出版单位统一组团参展,特别设立“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少儿教育”“科技经管”五大展销专区,意在利用品牌效应拉动同类图书销售,总参展图书品种超过4000种。其中,商务印书馆核心产品线“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第1000个品种,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最新品种《北齐书》都将在本届上海书展首发,举办活动超过80场。
除了中央大厅的展位,中版集团还首次在西阳光篷单独设立“中版文创”展区,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文之宝”、商务印书馆“涵芬文创”等文创品牌都将参展。“去年在展位试水了一小部分文创展销,很受欢迎,所以‘人文之宝’这些去年没来的品牌,今年都来了。我们还和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共同策划‘出版国家队携手沪上老字号’活动,在中央大厅购买一定金额图书,可以到文创展区领取美加净、蜂花、福新等老字号、老品牌提供的商品,既是不同区域也是不同领域的互相导流。”崔俊友笑道,这次“联名”,双方一拍即合,“看,一箱箱商品都已就位。”
对面主宾省江苏展区,在“凤衔书来,江海流苏”的主题引领下,4700种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普生活、少儿绘本等精品图书已在陆续上架。除了以出版社为单位的展架外,一个个小而美的出版品牌将刷新读者的认知,比如人文社科类的“思库”“方尖碑”,科普新知类的“青鸟新知”“天际线”,文学艺术类的“经典译林”“凤凰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少儿绘本类的“汤小团”“东方娃娃”等。
如果说每年上海书展都能捕捉书业发展的未来动向,品牌化发展无疑是近两年的鲜明特点。同样回归东一馆二层的世纪出版展区,首当其冲的就是以“世纪好书”引领的出版品牌矩阵所组成的“世纪品牌馆”,虚位以待的书架上已经贴上“新文艺”“小巨人原创”等品牌标签。各家出版社展区内,也可以看到单独陈列的品牌,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独角兽”“知世”“逻各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艺文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万镜”等。
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展位,营销部负责人丁丽洁与同事正在调整“海上书展”展架上的推荐书单展板位置。“今年,我们邀请不同领域的博主公开自己的书单,希望展位从简单的卖场式‘人找书’改变为兴趣导向的‘书找人’,让优质图书‘找到’有需求的读者,用书单、视频文学课、有声书等方式进一步提供阅读服务。”记者留意到,一张宣传单上写着“雨天·炎天”优惠,“不管高温还是下雨,都希望读者能在书展买到心仪图书,得到实惠。”丁丽洁笑着解释这个“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