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逐步积累的数百万字数据中,比较大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宋人文集的再次挖掘。第二是从前人未加充分注意的宋代重要史书中搜求。第三是从宋代以后的地方志中搜求所得。第四是宋人法帖。第五是《宋人佚简》和《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第六是宋人墓志铭。
搜访和整理《全宋文》以外的宋代遗文的工作是难度很高、相当艰苦的。
第一,辨析材料的真伪。前人编纂地方志和家谱族谱等文献的时候,出于荣耀乡土和光宗耀祖的心理,往往会不加考证,将一些来源不明、疑似之间的文章率尔收录,有的甚至伪造历史名人的文章,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出于牟利的目的伪造石刻或拓片,对于这些材料,一定要细心辨析,如确定系伪造,应予剔除,如一时不能确定,应在收入时加以说明。
第二,石刻文字和手写文书的释读。石刻文字如碑记、题名、摩崖石刻、墓志、地劵等等,其书写出于各色人等之手,字体真草隶篆均有,字形俗体异体兼备;手写文书,常见行草,且书者习惯各异,常常不易辨认。宋代遗文中这类文献占有不小的比例,释读这类文献,必须具备较高的书法和文字素养,还要善于根据上下文和同类文献进行比对识别,当然,如果一时无法确定,只能付诸阙如,以待高明。
第三,标点整理,《全宋文》所收宋人文章,大部分有文集传世,其中诸多名人的文集,原已有一种乃至数种整理本,可以参考,而《宋文遗录》所收,绝大部分尚未经标点整理,且有不少属于民间文本,与水平较高、较讲究文法的文人文本不同,对其进行准确断句,难度较大。
从整理工序而言则有辑录、校勘、标点、分段、标注文章的时间、撰写作者小传、为文章排序等。其间之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我所收集的《全宋文》佚文,书名不用《全宋文补编》,而用《宋文遗录》,乃出于三点考虑:第一,可以收入一些《全宋文》已收而内容有较大差异的文章;第二,佚名作者的文章也加以收入,并在作者小传中尽量给出其相关信息,以利区分;第三,编排体例可稍作变通;第四,为了让学界同仁得以及时使用新材料,可以分编出版。
2022年,在我退休十年之际,《宋文遗录》的初编由我们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这个课题作为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作为出版项目则得到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的资助。图书出版以后,社会反响很好,已经获得第二十五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的特等奖和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的二等奖。
在世纪出版集团的领导下,二十年前,我作为出版人和编辑,为国家重大项目《全宋文》的出版尽了力,二十年后,我又成了《全宋文》的后续项目《宋文遗录》的作者。这样的经历,是很奇特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