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米、王文华、痞子蔡,几位台湾畅销作家的作品,到了大陆,依然走红,维持畅销不坠的声势,该如何解读这样的情况?趁着为期两天的“两岸出版品发行研讨会”结束之际,博客来特地专访《中国图书商报》市场总监任江哲小姐,请她谈谈以上两岸共同的畅销书存在的现象。 针对几米等人的作品,在两岸皆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任江哲表示,原因之一在于台湾和大陆的文化有很大的共同性;其次,这几本书都让大陆上很好的出版社买到版权,在出版社致力于打造畅销书的策略下,每一本书获得很好的行销运作,所以卖得好,亦即成为畅销书是行销操作得宜的结果,并非自然发生的。 不过这其中有所差异,痞子蔡在大陆受欢迎,应该说是拜网络(网络)发达之赐,因为早在出书之前,他的文章就在网络上广为传阅。倒是任江哲对几米的走红感到迷惑,因为几米的书定价高,并且没有实用的知识;或许,是让人读了之后会放松吧,任江哲如此猜测几米的书在大陆受欢迎的原因,在台湾不也是这样吗?任江哲反问。 另一个差别是,在北京,可能畅销书榜前十名中,几米就占了其中的好几本;在上海,王文华的书或许更受读者青睐,任江哲解释,这样的阅读差异其实代表了不同城市间的文化差异。 就几个大城市的阅读差异造成畅销书榜的不同,任江哲进一步说明,北京人喜欢政治、社会科学之类的书,但是他们较有包容性,什么书都可以卖;上海人喜欢的是精致、时尚的生活,套句大陆的话说“小资”比较多;广州的生活及工作节奏都很快,当地人喜欢看实用、励志、财经之类的书;成都是个充满休闲步调的城市,小说、散文卖得就特好。 这几年大陆出版品,无论在出版规模或市场规模上都有一定的成长,2001年全国图书销售金额比上年成长8.4%;出版总印张则较上年成长7.9%,对此,任江哲表示,这与大陆经济成长的状况存在正相关,如果肚子都填不饱了,谁有多余的钱想要买书看呢?相较之下,受景气波及呈衰退的台湾出版业,可能好不羡慕。 问起对台湾的书哪几本印象最深刻,任江哲说,如几米、王文华、痞子蔡、朱德庸的作品,都让她有很深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