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也没什么好事发生的三十岁?|《三十不立》书摘

  为了活下去,要喜欢这个世界,或是要喜欢自己。总归要喜欢一边,否则会活得很艰难。可是,就算别人让你好好爱自己,若非自恋狂,真的很难发自内心地去爱自己吧。

  有很多烦心事,尤其是人生事事不顺的时候,就算身边的人告诉你要爱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过,我觉得,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跟那个人一起的时候,自己意外地话多,也会开怀大笑;喜欢跟那个人在一起的自己,却不喜欢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的自己;等等。在这种种感受中,只要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分人”,以此为根基生活下去就可以了。

  个人基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不断分化,也就是“分人化”。工作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是身处职场关系中的“分人”没有做好;而在喜欢的互联网世界中,在感兴趣的网站上就可以开心起来。

  要分散掉人生风险,可以将自身分割成几个“分人”。“这个不行的话,还有那个”,这样想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活下去。活下去,就是要分配好交织在一起的“分人”的比率。哪个“分人”对自己很重要,哪个不重要?时期不同,结论也会不同吧。有时候,在某人压倒性的影响下,同那个人在一起的“分人”占了自我的大半,不过,同其他人在一起的“分人”终于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

  当面临不得不开口求助的局面时,认为自己遭遇了彻头彻尾的失败,那对向他人开口求助是会心存抵触的吧。可是,这样一来,若身在公司的“分人”遭遇不顺,个人兴趣上的“分人”、与家人在一起的“分人”以及跟眼前的对方在一起的“分人”,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如果换成这种说法,对自尊心的负担一定会减少吧,我们在对待身处苦境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时,思路也会随之改变。

  【本文基于2010年7月17日举办的“北九州生命热线第三十二回自杀预防研讨会”中的基调演讲《“三十代”的危机—现在,“三十代”该做些什么……?》写就。关于“分人”,在2012年出版的新书《何为自我:从“个人”到“分人”》和小说《填满空白》 [均由讲谈社出版]中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解说。】

作者简介
  平野启一郎

  1975年6月出生。日本小说家、文艺评论家、音乐人。

景气下行时代的“三十代”
《三十不立》
没有工作、住处和钱,默默忍耐,孤独死去



《三十不立》
(日)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 著
马惠 译
书号:9787532789047
定价:42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39岁孤独死的青年,身旁的便签纸上只写着三个字:“帮帮我。”

  这是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求救信。

  30多岁,正值壮年,却失去了工作。滑入社会底层的“三十代”青年们,无法发出求助的声音。社会普遍将他们的失败归结于个人不够努力,让他们“不要娇气”。

  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直面“三十代”群体的生存现状,系列节目反响惊人。在“自我责任”的名义下沉默着的孤寂身影,引发同代人爆炸式蔓延的共鸣。

  “三十不立”,真的只是个人的问题吗?

作者简介
  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直面社会的现实状况,回答世人关心的问题”。自1993年4月节目组开播以来,NHK现代特写以这条不变的宗旨应对社会的巨变。不问题材种类,深挖人们希望了解的话题,以成为繁乱社会的指南针为目标。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