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代铁路先锋|《铁路改变世界》书摘

  1984年,青藏铁路的前身——全长800公里的青海西宁至格尔木铁路建成通车。西宁一直以来都是通往西藏的门户。但将铁路延伸到拉萨的计划,却经历了十年之久的讨论。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成为战略之重。然而,路线的选择却尚存争议。1960年代建成的格尔木是一座小城,从它通往拉萨是短路线。但是,人们担心数百公里的永久冻土层是无法解决的技术难关。但其他路线更长,成本也更高。公认的另一条路线是通过中国南部的云南省,但是与格尔木线相比,路程和建设成本都将翻番。终,人们决定克服永久冻土层的技术难关,2001年,格尔木至拉萨1143公里长的铁路开工建设。在高海拔和偏远地区施工的难度,超过了以往的大部分铁路。此时已经进入21世纪,因此许多现代的技术得以应用,尽管如此,在建设伊始,进藏修路的铁路工人依然超过10万之众。为了克服永久冻土层的融化问题,铁路工程师们开发了一项在铁轨铺设之后冷却土地的技术,用一系列管道确保铁轨之下的稳定性。

  工程从两端开始推进,轨道的铺设4年后完成,信号和其他设备的调试又花了一年。2006年7月,开工仅5年之后,青藏铁路全线盛大开通。该线路配有361节高海拔专用旅客列车车厢,配备特殊的浓缩氧气供应系统和紫外线防护系统。该线路每天可提供八趟双向客运服务。铁路的建设成本大约为40亿美元,这一数字有可能受到低估,因为工程浩大、克服永久冻土层等问题众多,精确计算成本存在难度。它在诸多方面已经打破了现有铁路的纪录:它超越了建于一个世纪前壮观的安第斯铁路,成为海拔的铁路。唐古拉山口的海拔为5072米,比秘鲁线高出近250米。唐古拉山站也成为世界的铁路车站。骄人的数字难以计数:长1338米、海拔为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全世界海拔的铁路隧道;长度超过1100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海拔超过4000米,其中桥梁675座,全长近160公里;有接近一半长度,约550公里长的铁轨铺设在永久冻土层上。

  【本文摘自《铁路改变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