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上海智库报告

  《超大城市智慧应急——全球视野下的路径探索》
  孙建平 等著
  58元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硬件和城市形态的发展,还包括软件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两者之间互为支撑,互为依托,交叉助推,融为一体。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超大城市应运而生,而超大城市对风险事件的应对也成为城市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本书在横向对比国内国际大都市应急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智慧化潮流对城市应急能力的改变,并以上海为例,结合灾害防治、舆情危机、自动驾驶带来的交通安全等一系列具体的风险问题,论述了超大城市智慧应急管理的关键举措和未来趋势。

  《空间与未来——上海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创新实践》
  方国安 等著
  45元


  本书以上海市城市发展定位为目标,将产业用地高效配置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提出“规划引导、质量提升、存量优化、增减联动、综合治理”的产业用地利用基本策略,努力探索超大城市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上海方案”。本书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产业用地高效配置的顶层设计,提出多维度、多主体的高效能治理机制,探索利于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混合用地对策,以及创新大数据集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研究范式。

  《改革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吴建南 等著
  45元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之道,本书由此形成一套改革创新方法论,即破立并举、上下联动、利益均衡、着眼未来。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辨析了改革、创新的联系和差异,将改革创新作为整体分析,提出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方法论,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实践篇包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古北基层社区治理、长三角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松江高质量发展四个案例,这些是通过改革创新方法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协同治理机制的生动案例,为改革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与数共舞——全球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
  薛菁华 等著
  45元


  本书以科研范式的数字化转型切入,科研范式的每一次转变都会促进人类科学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是了解科技创新的起点,而科学数据管理是推动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国家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体系、关于科学数据管理细则的落实情况,锁定了我国在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在科学数据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短板,本书从顶层设计、支持方向、基础设施、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以及机制保障六个方面为上海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自立自强与生生不息——上海创新型企业培育与发展》
  于晓宇 著
  88元


  本书在上海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方面尝试探索创新理论。通过分析上海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宏观、产业、技术等环境要素深层次趋势性变化,提出建设与完善上海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的主要思路。同时,结合企业成长理论等分析各类创新型企业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结合典型企业的成长规律与典型城市的政策实践、上海科技企业培育链等政策经验,提出上海建设与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为上海建设和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提供政策借鉴。

  《共识与认同——微媒体场域的价值传播效度》
  胡德平 等著
  52元


  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产生,意味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微媒体时代,如何对微博、微信等平台中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的制度化解和积极应对,发挥主流价值在微媒体场域的吸引力和掌握力,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本书对目前微媒体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传播效度、研究方法等作了介绍,对微媒体的产生、特征、影响,微媒体场域的话语特点和传播模式,主流价值在微媒体场域的生长空间、在场形态、传播效度、供求平衡、话语创新、算法推荐、意义世界等分别进行了阐述。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海故事的世界传播》
  李清娟 等著
  58元


  如何进行传播话语的现代转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传播内涵的重新阐释,进而打造上海故事的新叙事、新表述、新内涵,更加鲜明地彰显上海故事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提升上海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命题。本书在总结国际重点城市文化传播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上海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重点领域和艺术载体,重点分析了如何应用上海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传播的细节作用,建立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品牌,从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让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在交相辉映中激发创造活力。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