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西部骑手”红柯遗作,一部书写人性之殇的作品,延续了红柯一贯的写作风范,写现实入木三分,写人性鞭辟入里,写历史汪洋恣肆,写生命磅礴壮美。

《长命泉》 红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少年王怀礼考上渭北大学政法专业,在例行的新生体检中,王怀礼被查出有隐性疾病,被惯会“拿人”的系办公室苏干事清除出校,刚“跳过龙门”的农家子弟王怀礼几乎崩溃。王怀礼的老母亲为救子,义无反顾走上赎罪之路,在关中大地上孓孓独行;而一位从新疆回到周原的地理老师则以一首哈萨克《长命泉》神话,让王怀礼起死回生……小说直指现实人性的幽微,呼唤生命的正大蓬勃。
生命正大,永远向光而行。
编后记 201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和红柯老师相约出版其新作《长命泉》。
其时,《长命泉》的初稿刚完成,还未修改,手写的稿纸密密麻麻,红柯老师在微信中说:长命泉在陆续打印,学校放寒假了,估计春节后才能打印完。
然后,和红柯老师的微信就永远停在了2018年2月15日的新年祝福上了……
从2018年到2020年,我们和红柯老师的家人一起整理《长命泉》的手稿,录入、打印,审读……有一些是明显的录入错误,有一些是原因不明的跳漏,还有一些是情节的缺失……感谢红柯老师的家人,在巨大的悲悼中,默默而执着地为我们提供尽可能接近的文本补缀,而作为编辑,这次的审读和修改,也因为作家的离场而变得格外慎重和仔细。
我们想呈现的是最后、最真实的那个文本。
我们想留下的是骑手心中最质朴、最初始的文学奔涌。
生命正大,永远向光而行。
这正是《长命泉》的意义。
以致敬。以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