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朵云轩集团、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一个中国人画《资本论》”大展,将于2021年6月10日至30日在南京东路朵云轩隆重举办。本次展出作品为戴敦邦先生所绘。
戴敦邦先生从艺七十余年来,多数以古典题材为主,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唐诗宋词意图,《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人物造型与插图,以及《西厢记》、《牡丹亭》等四大名剧图释等作品,可谓高标独具,著作等身,影响深远。此次老先生费时三年,筚路蓝缕,孜孜以求,每天清晨三点半就起床,抓紧分分秒秒绘制,一直要工作到晚上,绘画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除了阅读原著,更参阅大量历史资料与研究著作,写下了厚厚一叠读书笔记与摘抄。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最终让六十幅作品一一呈现于世人眼前,又一部属于“戴家样”艺术经典,且绝不同于以往任何创作的艺术精品诞生了。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名誉会长奚洁人为《资本论》绘本作序。
艺术气韵与哲学意蕴的交融 ——序戴敦邦先生《资本论》绘本 敦邦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闯进一个高难的新领域,创作了一组高难的新作品——《〈资本论〉绘本》,从而在《资本论》研究和美术创作史上创造了一个高难的新纪录。戴敦邦先生曾自述,过去之所绘,大凡二类。一是任务之作,必恪守职责,谨尽义务;二是以中国古代文史为题材之作,则较合己志趣,用力亦勤。今先生已八十多高龄,用中国绘画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的精髓,我想这一定是既非被指派的任务,也超越了原有的志趣所在。因此,这是先生在自己艺术生涯和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和自我超越。从其作品强烈的创新力、感染力和艺术张力,可见其用心、用情、用力之深。我由此感到,画作的成功完成,包含着先生对任务之作和志趣之作的融合和提升。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个任务是出于自觉和自愿的,是为崇高的政治使命和艺术使命所牵动,这个志趣是更高的人生追求和艺术境界的契合。彰显了先生凡事都恪守职责,谨尽义务、用力亦勤的高境界的人格风范。中国古代姜子牙八十幸遇文王,成就大业,新时代戴先生耄耋之年自创机遇,开出新天地,更令人钦佩。为此,我对戴敦邦老先生画册的出版和画展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他不懈奋斗,执着追求人类真善美更高境界的高风亮节致以崇高的敬意!
戴敦邦先生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用绘画艺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史经典的丰富经验,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然而,用中国画绘写理论观点,表达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思想内涵,演绎《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巨著的思想精髓和理论逻辑,这对先生自已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超越,是对自身创作经历和经验积累的超越,也是对绘本艺术创作,对《资本论》研究和解读诠释的历史性超越,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独特新贡献。
对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和揭示,人们会以各自不同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不同的表达工具、表现手法来叙述和刻画。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马克思,用其深邃的思想洞察力和超凡的哲学思辨力,科学严密、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资本的本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用精湛的戏剧艺术刻画了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的贪婪和残忍;我看了戴先生《资本论》绘本,极其深刻的印象是先生凭借对《资本论》的深刻感悟,以他几十年积累的艺术功力,用如刀的画笔,通过创作出工业时代资本家与被剥削工人的艺术形象在同一画框中的强烈对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的残暴本质,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怜悯;通过雕凿一群饱受饥寒交迫的奴隶之不屈斗争形象,放射出这个先进的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指引下,要打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理想光芒。画面极具浓郁的悲剧彩色和强烈的崇高感、震憾力,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感染力和思想理论穿透力在美学意义上的高度融合。《资本论》绘本,已大大超越了雅俗共赏所能表达的涵义,是艺术气韵和哲学意蕴的交融,进入了很高的审美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