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迪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人,他和他们是一起的。他自己是个聪明的小男孩,很喜欢看书,知道很多其他同龄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喜欢和凯文他们一起玩乐,尽情享受童年的欢愉。做恶作剧、出鬼点子往往少不了他。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家也很和美。他可以花一个下午坐在自家的大桌子下面自娱自乐,然后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听到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哼起同一个小调。有一次妈妈在洗手间发现一只老鼠,全家人一起“出动”,最后还是爸爸冲水赶走了老鼠。还有爸爸在圣诞节扮演圣诞老人,帕迪“无奈”只好配合,妈妈也在一边“表演”,一起让辛巴德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妈妈洗衣服和床单,帕迪在旁边帮忙,看着床单上五彩缤纷的泡沫,看着床单变得平整光滑,很温馨。然而不知不觉中,爸妈开始吵架,并逐渐升级。帕迪无能为力,以为自己整晚熬夜可以阻止他们,以致上课打瞌睡。爸妈关系的变坏也影响到帕迪和伙伴们的关系。他不再追随凯文,而是崇拜起平时很酷的查尔斯·立夫,学他抽烟、翘课、说话。最后他还和凯文打了一架,像他爸爸打妈妈时那样用力较劲。他从他们一群伙伴中脱离出来,因为他说他们都是小孩。这时他爸爸已离家出走,那一群男孩子嘲笑他,“帕迪·克拉克/没有爸/哈哈哈!”
《童年往事》可以让人很快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些场景仿佛自己也经历其中,但是看着看着会觉得很伤感。曾经的天真单纯、肆无忌惮,随着爸爸的出走,一切都回不来了。“我很好,谢谢”,读着让人觉出帕迪爸爸的落魄,但更多的是10岁帕迪的坚强。帕迪以后也没有爸爸了,而巴里镇——或者都柏林,抑或爱尔兰——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虽然这部小说鲜有笔墨描写婚姻关系,可帕迪的遭遇却让这种关系的破坏以及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在读者心中更觉强烈。也许单从这方面讨论《童年往事》这部小说,会削弱其力度、深度和广度,因为该小说也关涉爱尔兰民族的独立性、战争、对印第安土著的追述以及宗教等“重大”问题,可婚姻、家庭和成长却离不开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字——爱。婚姻中爱的缺失最终导致了父爱的缺失,而没有父爱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这种痛会在帕迪心中埋下阴影。读完小说,恐怕大部分读者都会不胜唏嘘。除了其主题非常容易引人共鸣,道伊尔在描述整个故事时,非情节化的结构、碎片式的语言、无序的现实编排和缺乏时间感的叙述,都让人耳目一新。斩获布克奖,《童年往事》当之无愧。
译者 2011年10月记于杭州 2018年5月修订
著者:罗迪·道伊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20-12
ISBN:9787532785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