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迪·道伊尔(Roddy Doyle)是当代爱尔兰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批评家们给他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称他为当代爱尔兰的“桂冠小说家”,约瑟夫·奥康纳(Joseph O Connor)称他为“伟大的喜剧作家”。他的作品被《时代》杂志誉为“充满凯尔特式的黑色幽默”,甚至还有评论家将他与幽默大师肖恩·奥凯西(Sean O Casey)相提并论。
道伊尔1958年5月8日出生于都柏林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父亲先在政府部门担任一个小小的印刷匠,后改在一个学徒协调机构工作;母亲是一名律师秘书。1963年至1971年,道伊尔在莱黑尼的国立学校读书,1971年至1976年求学于萨顿的圣·玢坦基督兄弟学校,1979年获得都柏林大学学院文学学士学位。而后,他在都柏林北部郊区的格林代尔社区学校担任英语和地理教师,解疑答惑长达14年。1993年,他放弃教职,全心从事文学创作,力挫群雄,凭《童年往事》(Paddy Clarke Ha Ha Ha)荣摘布克奖。其实,在获此殊荣之前,他已经小试牛刀,著有几部小说。早年创作的《你奶奶是个饥饿的罢工者》(Your Granny Was a Hunger Striker)被自认为是一部大学生式幽默、自作聪明的小说,写得很糟。1987年,完成《追梦人》(The Commitments),但找不到出版社出版。当时的情况是,除非已有作品出版,否则代理商不会搭理你。万般无奈之下,道伊尔贷款用法鲁克国王印刷机自费出版。海利门出版社在第二年重印了这部小说。1990年和1991年,《噼啪小妹》(The Snapper)和《发财列车》(The Van)相继问世。由于这三部小说均以巴里镇为背景,所以通常被称为“巴里镇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均被拍成电影,道伊尔因此人气颇旺。1996年,他在自撰电视剧本《家庭》的启发下,完成了又一部影响巨大的小说《撞上门的女人》(The Woman Who Walked Into Doors)。“撞上门的女人”即指婚姻暴力,在爱尔兰,这个词大家心知肚明。该小说描写了酗酒的女主人公宝拉·斯宾塞的一段充满暴力、痛苦不堪的失败婚姻。1999年,道伊尔的《大明星亨利》(A Star Called Henry)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热捧。或许是《童年往事》中10岁男孩帕迪的叙述提示了道伊尔,他又写了一系列受人欢迎的儿童读物,比如《咯咯精的招数》(The Giggler Treatment, 2000)、《罗孚拯救了圣诞节》(Rover Saves Christmas, 2001)和《险象环生》(The Meanwhile Adventures, 2004)等。道伊尔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被驱逐者》(The Deportees, 2007)、戏剧《黑面包》(Brownbread, 1987)、《战争》(War, 1989)等。
道伊尔最喜欢的作家有安妮·泰勒(Ann Tyler)和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适合的婚姻》(A Proper Marriage)激发了《噼啪小妹》。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的著作《野生动物》(Wildlife)是道伊尔认为最好的小说之一。《童年往事》的灵感即来源于此。而当构思这部小说时,很久以前读过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的《黑水》(Black Water)闪现在脑中,于是道伊尔放下《童年往事》,再专心读了一遍《黑水》。他很喜欢书中出现的重复的写法,后来重复的写法就出现在《童年往事》中。对于欧茨,道伊尔一直心怀感激。不过,道伊尔绝不承认有哪一个作家是他的创作模范。而且,虽然詹姆斯·乔伊斯是公认的爱尔兰文学大师,道伊尔对他却颇有微词。乔伊斯,作为都柏林生活记录的前辈,批评都柏林人不能自如地驾驭语言;而道伊尔善于倾听都柏林人的对话,对都柏林人的语言持肯定态度。在道伊尔看来,语言的地方化,能够让人物增强独立性,更能体现自我价值。
《童年往事》讲述的是一个10岁的爱尔兰小男孩帕迪·克拉克成长中爸爸妈妈婚姻关系逐渐失衡、导致最后爸爸离家出走的故事。在爱尔兰文学中,这类成长小说并不罕见。乔伊斯就写过几个以成长为主题的故事,比如《青年艺术家画像》和《阿拉比》等。但《童年往事》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该故事背景是1968年的巴里镇,现实中都柏林的仿影。当时爱尔兰从英国联邦政府独立自治50年左右。虽然小说问世时,爱尔兰的经济已稳步进入“凯尔特虎”时期,但30年之前,即小说中的爱尔兰却还在饱受贫困和移民之苦。《童年往事》的主角帕迪一家在当时属于中下阶级,爸爸在外工作,几年之后买了辆小车,妈妈是家庭主妇,日夜忙碌照顾一家人的起居。帕迪还有一个弟弟弗朗西斯(帕迪喜欢叫他辛巴德)和两个年幼的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