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英语拼作Ecumene,古希腊词汇,表示当时的已知世界,有人类居住或者适宜居住的世界。
2.卡比萨卡尼什,其遗址被称为贝格拉姆王城。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曾是贵霜王朝的夏都。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帕尔万盆地,北为兴都库什山,西为八格曼山,东南为河谷。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处交通要冲。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迦毕试即此地。它位于兴都库什山中部山脉的南麓,三条道路穿越山峦在此处会合。
3.塞涅卡(约前4-65年),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戏剧作家
4.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东岸。
5.坎大哈,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省省会,位于阿富汗南部。
6.库什卡,即谢尔赫塔巴特(Serhetabat),位于土库曼斯坦马雷州的库什卡河谷内。
7.杰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重要边境城市,位于巴基斯坦西部,与阿富汗坎大哈省接壤。
8.奎达,位于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首府。
9.托尔坎,巴基斯坦白沙瓦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之间的重要边境城市,两国分界线穿城而过。
10.死丘,又称摩亨佐达罗,是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一处考古遗址,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00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最大的人类定居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城市之一。
11.哈拉帕,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的一处考古遗址。该遗址得名于其附近的现代城镇哈拉帕,与死丘同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杰出代表。
12.赫尔曼德河,阿富汗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兴都库什山,由东向西南方向流动,支流众多,全长约1150公里。
13.参看希罗多德《历史》,Ⅶ.67, 68。
14.萨卡人,中古波斯语和梵语中对于斯基泰人的称呼,斯基泰人是广泛活动在印欧大草原上、操东伊朗语的游牧部落。
15.马拉地人,印度民族之一,分为三大种姓,主要居住于马哈拉施特拉邦。
16.伽色尼的马哈茂德(971-1030),伽色尼帝国最杰出的统治者,率先使用“苏丹”头衔,统治期间,曾先后17次入侵劫掠印度次大陆。
17.阿赫迈德·沙·阿布达利(约1722-1772),也被称为阿赫迈德·沙·杜兰尼(Ahmad Shah Durrani),是杜兰尼王朝的建立者,也是现代阿富汗国家的创建者。
18.古尔人,公元9世纪建立古尔王朝,1011年被伽色尼皇帝马哈茂德征服后,从佛教改信逊尼派伊斯兰教,后于1186年推翻伽色尼帝国统治,1215年为花剌子模所灭。
19.洛迪王朝,德里苏丹国最后一个王朝,统治时期为1451-1526年。古尔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无嗣而终,当时的德里总督突厥人库特布·丁·艾巴克(Qutb al Din Aibak)建立统治,史称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为1206-1526年,最后被莫卧儿王朝取代。
20.莫卧儿皇帝巴布尔(1483-1530),莫卧儿帝国开国君主。
21.舍尔沙·苏里(1486-1545),北印度苏尔王朝的创建者,驱逐莫卧儿王朝第二任皇帝胡马雍。
22.罗奇喇人,操乌尔都语的普什图人,历史上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北方邦地区。

《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 [英] 阿诺德·汤因比 著 李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0年7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