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火星早期的主要热流机制是什么?火星过去、现在的火山活动是怎样演变的?火星壳为什么会出现二分性?这诸多的问题,涉及更深层次的有关火星的成分、资源、内部结构、形成与演化、乃至火星与其他类地行星的差异性等重大核心要素,这些绝不是靠次数有限的火星探测就能解决的。特别是,火星的过去、现在是否有生命发育?解开这一疑团也不仅仅是靠对火星过去曾有大量的水体等几个要素的分析就能解释清楚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是,能否通过改造火星使之成为人类的新家园呢?这一涉及哲学领域的“科技难题”,难道不需要我们不断从科学上去考证、从技术上去验证吗?
本书正是基于这些科学疑团以及我国刚刚启动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契机而组织编写的。全书由欧阳自远、邹永廖主编,共分16章,各章的执笔者如下:第1章邹永廖;第2章付晓辉、邹永廖;第3章邹永廖、王琴、郑永春、徐琳、张锋、付晓辉;第4章杜爱民、葛亚松、张莹、区家明、单立灿、黄晟、罗浩;第5章万卫星、魏勇、戎昭金、柴立晖、钟俊、韩秀红;第6章李世杰、尚颖丽、王世杰、李雄耀;第7章唐红、李雄耀、赵宇鴳、王世杰;第8章杨蔚、林杨挺、胡森;第9章胡森、林杨挺、张婷;第10章王世杰、李雄耀、曾小家、唐红、李阳;第11章徐琳、胡森;第12章刘建忠、籍进柱、罗林、刘敬稳、王庆龙、欧阳自远;第13章刘建忠、郭弟均、王俊涛、张敬宜、张珂;第14章王琴、欧阳自远;第15章林杨挺、欧阳自远;第16章邹永廖、王琴。火星地名表由唐红、李雄耀、赵宇鴳、于雯、许英奎、魏广飞负责汇编;探测年表由徐琳、魏广飞负责汇编;全书由欧阳自远负责统稿。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作者在编写期间,已尽力将国际上有关火星探测与研究中最新的发现、成果、理论观点融入到本书的相关章节,但也难免存在一些纰漏,还请广大读者指正。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王世平总编和卞毓麟教授、伍慧玲博士,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寄情于千里之外,沉醉在方寸之中。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拓宽一条探索者醉心于科学之路,能点亮一盏青少年热爱科学之灯,能助推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扬帆之力!
(本文作者邹永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863 计划”空间探测专家,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曾担任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等职务,主要从事行星科学、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

《火星科学概论》 欧阳自远 邹永廖 主编 定价:380.00元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火星科学概论》已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