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伴随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的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踏上了奔向火星的遥远征程。
2021年5月15日,时隔十个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也标志着我国征服星辰大海又跨出了一大步!
而寻找火星生命也是此次“天问一号”探索火星的重要任务之一!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或者说有没有存在过生命?
而此次“祝融号”着陆的火星“乌托邦平原”,正是科学家们推测火星极有可能留下生命证据的地方之一。
生命是否只在地球产生?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孤独的唯一?
相信通过未来人类对于火星乃至太空孜孜不倦的探索,我们会找到答案。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或许存在。火星人就是小绿人吗?那倒不见得。原始微生物能在火星上(在地下液态水层中)存活吗?毫无疑问。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巨大撞击事件,能否将孢子从火星传到地球或从地球传到火星?非常可能。
我们知道,构建生命最重要的六大基本元素是:碳(C)、氧(O)、氮(N)、氢(H)、磷(P)、硫(S),而这些元素在宇宙中几乎无处不在。正如我们所知,碳是化学生命的基石,它在火星上极为丰富。火星上还有大量的氮和磷,它们可是氨基酸和DNA必要的成分。我们知道火星上有水,水由氢和氧组成,因此,这两种元素,无论是合成为水还是因某些化学过程而分离,很容易获得。糖、蛋白质和核酸中均含有硫,这在火星上也很丰富。所以,从化学角度而言,火星至少具备了基于化学的生命发生和存活所必需的全部原材料。此外,自太阳诞生以来,火星在最近45亿年的大部分岁月里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区,那里的温度、压力和密度恰到好处,可让液态水存在于火星,至少在火星一年的某些季节里,存在于其地层之中。
因此,原则上,火星可以拥有生命,无论是作为生命的诞生地,还是作为沉积在那里的某种生命的培育环境。此外,天文学家最近在许多恒星周围的宜居区内发现许多系外行星,火星可以作为一个样板,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在这些系外行星上存在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火星是宇宙中有可能找到外星生命最近的地方。数百年来,天文学家反复声称发现了火星拥有生命的证据。不过,迄今为止所有这些发现,要么被证明是错误的,要么争论不休。这种局面让我们无所适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任何科学共识。关于火星生命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局面表明存在一种极其诱人的可能,即火星上的生命曾经繁荣昌盛甚至今日尚存。然而,我们无法给出一个能证明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过或现仍尚存的确凿证据。对此,没有评委,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证据。
【上文内容摘自《火星生命——前往须知》】

《火星生命——前往须知》 书号:978-7-5478-4562-2 作者:[美]温特劳布 著;傅承启 译 定价:65.00元
《火星生命》回顾了人类寻找、探索火星生命的历史,描述了当今的科学项目进展,探讨了登陆火星的科学、伦理议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历史与前沿相映,对火星探索、地外生命、生命起源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
购买途径
1.本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当当网、京东等有售。
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客户服务部邮购。联系电话:021-6408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