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命——前往须知》序

    生命从哪里来?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吗?人类在宇宙中孤独吗?宇宙中有像人类一样甚至远超人类的地外智慧生命吗?如果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那么地外生命在哪里?它们与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相同吗?在哪里可以找到地外智慧生命?这些基本而重大、有趣而严肃的科学问题,是数百年来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动力,也是当今科学界所面临的科学之谜。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萌发出多元世界的思想,伊壁鸠鲁主张存在很多的世界,猜想这些世界“都拥有我们这个世界所见到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东西”。不难想象,浩瀚的宇宙、无数的星球,生命不会唯独存在于小小的地球,生命的形式也必定会多种多样,不会仅仅限于地球上的羰基生命。可是,地外生命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地外生命?火星,地球的近邻,很自然成了科学家们关注的首要目标。

    红色的火星,如同夜幕上一颗熠熠发光的红宝石,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关注,望远镜的问世,更使火星的观察研究炙手可热。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线条,令人联想到地球上的运河;火星表面明暗相间的颜色,令人想起地球上的大海与大陆;火星表面明暗的变化,令人想到地球上的季节变化;火星呈现的绿红色,令人想起地球上的植被……人们越深入了解火星,越发现火星与地球的类同—几乎相同的轨道倾角、几乎相同的自转速率,越发相信火星与地球一样是一个繁华茂盛、充满生命气息的世界。数百年来,科学家们在地球上用最先进的设备在火星上寻找水,寻找生命存在的蛛丝马迹。40多年前水手号发回照片,尽管火星的荒芜贫瘠已经一览无遗,却依然没有熄灭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热忱。随着火星轨道器、着陆器和漫游车的相继造访,更加激发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决心。今天我们知道,数十亿年前的火星曾经是个海洋的世界,有过大量的水,迄今两极以及地表之下仍可能存在水。因此,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依然悬而未决。《火星生命》详尽地回顾了人类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寻找和探索火星生命的科学史,重现了人类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一步步探索和研究火星生命的科学过程。我相信,对地外生命感兴趣的读者、从事科学史的研究人员都会对这本书发生兴趣。

    科学研究从来不是平坦的,火星生命的探索也不例外。《火星生命》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在探索火星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所犯的错误,以及又是如何觉醒和改正的。该书告诫我们:科学需要谨慎与严密,需要检验再检验,来不得半点急躁、马虎和浮躁。所有的研究者尤其是年轻的学者和学生都应当读读这些史料,并引以为戒。

    《火星生命》最后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作者认为,如果火星上确实存在生命,那就应该信奉卡尔·萨根的告诫:“火星是属于火星人的,即使火星人只是些微生物。”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在今日航天时代,我们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防止火星探索中可能造成的对火星的污染、对火星生命的伤害?我们人类是否还要殖民火星,怎样开拓移民火星才不影响火星上的生命?等等。这些问题不单单是科学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伦理、文明的问题,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与对待。

    《火星生命》这本书已译成西班牙文、韩文、波兰文等,很高兴能见到中译版的出版,希望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兴趣,引起共鸣。

    借此愿与读者共勉之。

                                                                            叶叔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5月15日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