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山庄(插图珍藏版)》译本序

    《荒凉山庄》一开始就描写雾,伦敦的覆盖一切、窒息一切的大雾。这样的开始为全书定了调子,把我们引进一个乌烟療气、室息人性的阴惨世界。而大法官庭就坐落在雾的中心,雾最浓的地方。它像是暗势力的堡全,浓雾似乎是从它那里喷出来的。在《荒凉山庄》中,狄更斯首先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腐败的大法官庭本身和它的陈旧而烦琐的法律条文与程序,以它为中心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法是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因而也往往是有社会正义感的作家在创作中抨击的对象。早在莎士比亚时代,“法律的拖延”,就被视为人生一大苦难,哈姆雷特在考虑“活下去还是不活”的时候曾把它作为一个因素向自己提出来。后来英国十人、十九世纪的许多现实主义小说都大量涉及法的不公道和执法者的昏庸无能。狄更斯从青年时代就在律师事务所谋差事,对英国法律的烦琐程序,法庭和监狱的内幕是比较熟悉的。他在自己的小说里揭露了以文牍扼杀生机的法律机器,如《大卫?考坡非》中描写得细致入微的那种浑浑噩噩的律师事务所。狄更斯还对形形色色鱼肉人民的讼棍做了无情的讽刺与鞭挞。《老古玩店》中的黑律师布拉斯制造假证陷害好人,《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律师陶逊与福格串通起来骗钱,而在《远大前程》中律师找来的证人“对随便什么都敢于发誓作证”。在狄更斯的笔下,英国当时的法律几乎没有一条不曾受到抨击。众所周知,《奥立弗?退斯特》和他晚期作品《我们共同的朋友》中揭露了济贫法;在后一部作品中,孤苦无靠的老人贝蒂?希格顿到处流浪,宁可死在田野上也不肯被折磨穷人的所谓济贫院收容,她实际上是在逃脱法的追捕,因为根据当时的济贫法,她是应该被收容的。《远大前程》中通过逃犯马格韦契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揭露了资产阶级刑法对贫高的两副面孔。《小杜丽》控诉了法律对负债人的残酯迫害,在有产者看来,贫穷负债就是犯罪。《艰难时世》一书不仅描写了工人的悲苦境况,而且还揭露婚烟法为工人设置的障碍。被一个酒而又精神失常的老婆折磨着的工人斯梯芬说:“我的情形是糰透了,我希望一要是你对我好的话一你知道有哪条法律可以帮助我。”资本家庞得贝对他说:“好吧,我告诉你吧!是有这么一条法律的但是这条法律对你根本不适用。这需要钱。这需要大量的钱。”赤裸裸地点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阶级性。总而言之,关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法的不公道问题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如果去掉了对法的抨击,他的作品中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广泛描写将是不完整的。不过,在大多数作品中,秋更斯对法的描写是片断的有时只作为个别细节出现。而《荒凉山庄》对英国法律的揭露和抨击则构成作品的主要内容。

    在《荒凉山庄》中,狄更斯把大法官庭当作世上一切不正义、不合理事物的化身。所谓大法官庭,又称正义法院,事实上是英国司法机构的一部分,它是古老的设置,狄更斯在作者前言中戏谑地说,大法官的人数是由理查二世饮定的,可见它是多么的古老。在狄更斯写《荒凉山庄》的十九世纪中叶,大法官庭专门承办有关遗产、契约方面的纠纷,它根据特殊规定,不受其他法院应用的英国普通法约束只承认“公法”,或称“正义法”,即,连资产阶级法权平等的外衣也不披戴,是公然保护贵族特权的工具,以自己的程序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像书中描写的拖了几十年的案件并不是艺术的夸大,而正是当时英国社会司空见惯的“马拉松”案件的典型再现。

    狄更斯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早就对大法官庭的腐败进行过抨击,在他自己主编的《家常话》杂志上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大法官庭的悲殉难者》,为在法的荒谬秩序下的无受害者鸣至抗议。在狄更斯写神《荒凉山庄》的前后,就有好几桩引起社会公愤的诉讼丑闻,突出的希有仁宁斯案件。这桩由大法官庭受理的遺产诉讼案起始于一ヒ九八本年,到狄更斯写小说时已拖了半个多世纪还没有了结(事实上是在二十世纪初才结案的),是小说中贾迫斯案件的原型果在《荒凉山庄》故事中,各条线素都直接间接牵到大法官庭,贾迪斯遗产争执已拖了几十年,故事一开始就交代说老一代的托姆为了等这一笔遗产段了自己的一生,最后在绝望中自杀;现在他的侄孙,老单身汉约翰和两个年轻人理查德与婀达等人都与此案有关,又在等待着宣判。因为是亲成关系,老约翰就把这两个无亲无故的青年人收留在自己家里,还为婀达请来了家庭教师一孤女埃丝特。在这一条线索之外,德洛克夫人也与案件有点牵连。她从律师图金霍恩手里看到一份诉讼文件的抄件,从中认出了过去情人的手迹。她通过扫街的穷孩子,“可怜的乔”找到了刚刚死于贫穷的情人的葬身之地,后来还找到了自己的私生女埃丝特。书中所有人物,无论是德洛克夫人还是其他人,凡与案件有关的,都落得悲惨的下场,只有老约翰除外。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