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特举办“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展览在呈现江南艺术、讲述江南历史的基础上,从文物出发,提炼出江南文化的五种特质,精选具有代表性的197件(套)展品,以多维度的宏观叙事来展现江南文化的内蕴。展览配套图录同步出版。
 《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特集》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0年5月 定价:280.00元
书中收入四篇重要研究专文 襟江带海——从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 熊月之
水天缥碧——作为中国意象的“江南” 胡晓明
器以载道——考古学视野下的“江南” 陈杰
陌上花繁——江南文化艺术展面面观 谷娴子
 展览共展出文物197件组,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并借展安徽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的重要文物,涵盖骨角器、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诸多门类。
因受疫情影响,本次展览较原定计划略有延迟,展览于5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持续到8月23日。
江南文化艺术展是典型的主题性展览,突破单一门类,突破时间脉络,侧重文物阐释。展览以清代王翚《康熙南巡图粉本》开篇,强调江南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继而引出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若干小主题,以此来讲述崇勇尚智又文秀典雅的江南、安礼乐仪又旷达洒脱的江南,治平济世与明德修身的江南,阳春白雪与市井浮生的江南,抱诚守真与海纳百川的江南。力求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历史之重,体会江南文化。
01 悬古垂文——我欲因之梦吴越 第一版块名为“悬古垂文——我欲因之梦吴越”,意在溯本寻踪,突出江南社会民风由尚勇至崇文的转变。以河姆渡文化骨耜、良渚文化玉项饰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夫差鉴、越王者旨于睗剑等,简要回顾江南史前及吴越争霸的历史;以宋拓《淳化阁帖》中的王羲之《秋月贴》、唐代虞世南《大运帖页》、南宋范成大《春晚帖页》,以及元代王冕《墨梅图轴》、明代徐渭《竹石牡丹图轴》为例,简述东晋“衣冠南渡”后江南蔚为大观的艺术成就;以南三阁、绛云楼、楝亭以及“清学开山之祖”顾炎武、“一代儒宗”钱大昕等众家的藏书、著书,明示明清江南的典籍丰富、学术精博和文化魅力。
02 安礼达生——何妨吟啸且徐行 第二版块名为“安礼达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由“五礼”入手,以良渚文化鸟纹玉璧、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出土原始瓷仿青铜器、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宫闱宴乐图漆案、西晋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纹罐、南宋“三金”等,表现江南“仓禀实而知礼节”。又以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南宋景德镇窑观音像、元代张雨《和郑元祐游仙词页》、明代陈洪绶《雅集图卷》、丁云鹏《洗象图轴》等,讲述江南规范之外的寄托与通达、“自由”与“诗性”。其中,借展品之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宫闱宴乐图漆案被视为目前仅存的三国(装饰)绘画实物资料,向来以复制品示人,此次展出原物,极为难得。
03 铸业铭志——文采风流今尚存 第三版块名为“铸业铭志——文采风流今尚存”。江南文化的载体说到底还是灿若星河的江南人。本版块以五代十国·吴越钱镠银简、明代唐顺之《草书杜诗卷》,以及明代蔡世新《王阳明肖像图轴》、明代倪元璐《行书五律诗轴》、清代恽寿平《花卉册》、清代龚贤《江村图卷》等文物展现江南人物,讲述江南“诗性”之外的责任、思想与气节。
04 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 第四版块名为“雅意闲趣——南国古来风物好”。江南文人书斋风雅,于是以八件文物造景,继而以南宋魏了翁行书文向帖卷、南宋—元代哥窑五足洗、明宣德剔红双螭纹荷叶形盘、清代任薰《愙斋集古图卷》等,再现古代江南文人鉴古藏珍的雅意生活,以五代董源《夏山图卷》、元代倪瓒《汀树遥岑图轴》、明代文徵明《江南春词意图卷》、明代董其昌《栖霞寺诗意图轴》等,再现古代江南文人的诗书画印创作。除了“阳春白雪”,江南也有“烟火气”。茶、酒、香、花等“四般闲事”滋养了江南生活里的精致典雅,犀角、竹刻、砚、墨、刺绣等雅玩体现了江南造物里的匠心文意,皮影、说唱本、首饰、红陶、紫砂等构成了江南日常里的闲情偶寄,漫漫浮生在这江南,总被过成或大或小的艺术。
本版块是此次江南文化艺术展展线最长的一个版块,也是展品最精致的一个板块。其中,五代董源《夏山图卷》极为珍贵,明代缪瑞云顾绣竹石花鸟人物合册(共十开)较为脆弱。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前者仅展出一个月,后者仅展出五开,并在开幕一个半月后换展另五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