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回你去逛动物园,记得到各种猿类的笼子前走一走,并且想象一下,那些猿身上的毛都脱落了,再想象一下,它们附近另有一个笼子,笼子里关了几个人类弟兄—你能猜猜这些猿的基因在遗传上和人有多少差别?假如再告诉你,猿的基因和人类有99%相同,你还会同意把猿关在笼子里供人参观,或者拉去做医学实验吗?
曾获英国科普图书奖的《第三种黑猩猩》一书中,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向我们提出以上假设。书中严肃指出,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我们人类与非洲大猿(大猩猩、黑猩猩与波诺波猿)非常相似,尤其是两种黑猩猩(过去波诺波猿被叫做“倭黑猩猩”),基因组与人类的差异不超过1.6%。倘若自外太空来的动物学家突然光临地球,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人归类成“第三种黑猩猩”。作者作了个对比:人类与黑猩猩的遗传差距,甚至比亲缘关系极近的两种鸟儿还小—例如红眼维丽瓯鸟与白眼维丽瓯鸟。
人类如何产生至今依旧是未解之谜。千万年前,我们人类遥远的祖先作为猿类生存了很长时间。事实上,“人猿相揖别”是一个非常漫长艰辛的过程。在我们与黑猩猩兄弟分家之后,历经了几百万年,仍然只是一种“特殊的黑猩猩”,没有语言、文化和艺术。要知道,直到4万年前,欧洲仍然存在着尼安德特人这样的原始人种,整个世界的统治权还不在人类手中。但是最终一场突如其来的剧烈“大跃进”,使人真正走上地球统治者地位。
这场大跃进“东风”是如何刮起来的,已无从考证。作者猜测,由于某些特殊的基因变异,导致人类舌头与喉咙的解剖学发生变化。由此,人类能够更为精确地控制声道,创造更多的语音,人们之间有了沟通交流。偶然间产生的语言功能,成为催化剂,改变了人类进化史,文化、艺术、科技应运而生。由此看来,人类的产生,或许只是一个进化中的偶然。然而幸运的是,我们人类最终拥有了和猩猩1.6%的差距。正是如此些微的独特性,成为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茫茫宇宙中,是否还能找到和我们人类一样的存在?由于进化成人类需要如此偶然的条件,作者叹息,我们在这个拥挤的宇宙中,恐怕是独一无二又孤独的。除了我们人类,地球上其它的物种尚没有一个有语言、艺术。在如此深邃的寂寞中,作者并不认为人类向外探索是恰当的行为。天文学家们热切地主张花费几亿美金,搜寻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但问题是,就算找到了他们,又会怎样?大家会坐下来进行精彩对话?—拿现实做对比,我们已经发现了黑猩猩与波诺波猿这两种动物,它们已经够聪明了,但是我们见到它们,会想和它们一起交谈吗?
正在热映的好莱坞大片《猩球崛起2》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黑暗的未来:人类最终为自己的愚蠢行为遭受报应,凶险致命的猿流感病毒蔓延全球,世界毁灭殆尽。《第三种黑猩猩》一书中,作者也对人类这种特殊动物的“原生恶性”做了详细研究。在他看来,现在人类已经遍布全球,掌控了地球大部分能力,还开始向内太空(海洋深处)与外太空伸出触角,“但是我们的阴暗行为,比起其他动物,也有独特的地方,比如灭族、凌虐取乐、吸毒以及大规模地消灭其他物种,人类为非作歹的本领远超其他地球动物。”另外,最让作者担心的还是生态问题,在他看来,人类对环境不加节制的破坏,这个行为也暴露了人的动物性阴暗特征。
“灭族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道耻辱的伤疤,将来人类是否还会做出此类勾当?贾雷德·戴蒙德说,我们有许多明显的理由感到悲观,他甚至发出严厉警告,如果不加以反省和节制,我们人类的前途,恐怕会与另外两种黑猩猩一样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