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戏比“意义”更精彩--《甜牙》

    开读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新作《甜牙》(Sweet Tooth)前,首先看到的是网上关于《甜牙》的吐槽。吐槽主要集中在这样一种意见:大小反转、各种铺垫都十分精妙,但它们跟整本小说的结局或者主旨没什么关系。那些毫无必要的冗笔,讲得很破的间谍和落入俗套的爱情,还有作为“书中书”插叙的短篇小说,除了作者刻意炫技之外,似乎就没啥实际的效用了。

    读完全书后,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确,这本小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麦克尤恩的小说几乎没有写得尽善尽美的——间谍和爱情是很俗很烂,但作者的初心并不在写间谍和爱情。可以这么说吧,麦克尤恩对写什么从来都不很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写。就像一个饶有趣味的游戏玩家,麦克尤恩喜欢把手中的素材当玩具一样摆来摆去,看把它们搭成什么造型、什么套路会更有意思。

    很多时候,麦克尤恩玩得蛮成功,比如《爱无可忍》的叙事结构就像是一串多线推进的多米诺骨牌。有时候则挺失败,《只爱陌生人》前半本加入各种新小说写法,注重对光影、线条、几何、色彩的捕捉。结果呢,删掉这些劳什子,后半本开头只要写上一段“前情提要”,读者也能高高兴兴地看下去。当然,纯技巧之外,麦克尤恩也会打打感情牌,比如《赎罪》以及这本《甜牙》,不过,这样的小说还是太少了。

    其实,有没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你得看从什么角度来定义。政治、道德、社会、人生,都叫意义。那么,《甜牙》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大大的有,至少,顺着上述次序排列,《甜牙》就是一本反战的、道德崇高的、批判社会的、讲述各种人生道理的小说。关于人生道理,我们就能从女主人公塞丽娜糟糕的童年、糟糕的工作、糟糕的男人运上,看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点意义来。但,这些“意义”为什么在整本小说中显得如此虚无缥缈,甚至,都有点儿被麦克尤恩时不时掺入的戏谑成分,给消弭掉了呢?

    原因在于,作为一本“意义”复合型小说,《甜牙》要做的,恰恰就是要整饬这些意义。并不是否定它们,而是重新“摆正”它们的位置,至少,在麦克尤恩的小说艺术中,“意义”是要让位给过程,或者说“前戏”的。《甜牙》中,女特工塞丽娜发钱给蒙在鼓里的小说家黑利,让他写反苏联、反极权的作品(她同时又真心爱上了他)。有一天,她偷看黑利正在写的一篇小说是否符合组织的要求。这篇小说的梗概如下: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