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市场为何如此“洋气”

    在长达一个月的寒假生活中,课外阅读是很多学校和家长给孩子们开出的一门必修课,所以每年的寒假都是各大书店的童书销售旺季。不过,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的几家大型书店却发现,不管是家长还是小读者似乎更倾心于带有“国外畅销书”标志的作品,很多畅销书榜单也以国外童书居多,而国内原创童书数量较少。比如,从北京图书大厦近期的销售数据来看,最受欢迎的童书套装是《小公主苏菲亚梦想与成长故事系列》、《小马宝莉教你做最受欢迎的女孩》系列、《冰雪奇缘》系列等,均为国外引进版权童书。国内童书市场为何如此“洋气”?

    国内童书数量多质量却一般般

    近几年,国内童书出版的绝对数量不算少,但从质量方面来看,“优秀”的并不多。不少童书单凭装帧印刷的精美来吸引孩子,至于内容则乏善可陈。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童书质量不高是童书作家总量稀缺、创作队伍萎缩造成的。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仅在作协注册的专业童书作家就有几千人,相对于其他类型作家,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而且,除了专业作家以外,很多非专业作者如一些家长和教师也在进行童书创作。

    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李一慢对记者表示:“最近一些严肃文学作家也开始涉及童书写作,像毕飞宇、苏童等人去年都推出了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另外,童书创作的工作室化也比较多,有时候一本童书是工作室整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因此,从创作人数上看,童书作者并不少。”

    然而,庞大的童书创作队伍并没有带来与之成正比的精品童书。相反,随着童书市场的逐渐升温,跟风写作和跟风出版的情况却日益严重,同一题材的故事会出现各个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除了封面略有差异,书里内容基本大同小异。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当下国内童书市场的这种现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精品少。

    对此,童书作家杨红樱向记者坦言,自己创作《淘气包马小跳》那年,国内正兴起向国外学习幻想作品的热潮,大家都一窝蜂地写大幻想,各家出版社也都忙着出幻想作品,但后来《淘气包马小跳》火了以后,原本写童话的、写幻想的作家又都去写校园故事,后来她创作《笑猫日记》时也是如此。

    除了跟风写作以外,原创童书缺乏童趣、故事浅薄、粗制滥造,以及经常出现常识性错误等问题也是被很多读者诟病的硬伤。“童书创作看起来门槛低,但写好一本童书需要花费的精力以及对作者素养的要求一点都不少于成人作品,而且,写童书还要了解儿童心理,要把大人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儿童能听得懂的语言。很多童书写的或者说教意味太重,或者离现实生活太远,孩子们不喜欢看。”杨红樱说。

    国外版权童书“性价比高”?

    有数据显示,2014年,当当网的童书销售量为1.1亿册,销售码洋23.2亿元,包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接力出版社、海豚传媒等在内的5家出版社率先进入“当当童书亿元俱乐部”。令人不解的是,在国内原创童书难见畅销作品的情况下,几十亿元码洋的童书市场是靠谁来支撑的?

    从记者调查来看,是国外引进版权童书“瓜分”了国内童书市场的蛋糕。随着童书市场不断升温,国内原创童书虽然也有所增长,但明显不如国外引进的版权童书有竞争力。在刚刚过去的2014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上,接力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蒲蒲兰绘本馆等童书出版机构的展位中,引进版权的绘本占据80%以上。

    接力出版社发行部总经理张玉芹向记者透露,其实,国内原创童书与国外引进版权童书在费用方面相差并不大,一般版税都在8%左右,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可能只相差部分翻译费用。但为何出版社如此偏爱国外引进版权童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表示,国外版权童书运作相对简单一些,比如在国内发现一个选题后,要等一个作家的稿子有时候需要很长时间,期间还可能有与作者的各种磋商和修改事宜,但看中国外同类选题的童书可以根据既定流程直接购买成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出版社偏爱引进版权图书与投入产出相关,由于不知名作家的作品运作起来很难,投入太大,时间周期也很长,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益,出版社都不愿意做,但版权引进则要简单得多,一般风险不大,出版社也不用花太大财力和精力,而且原版童书从国外直接进口,书的形式大都新颖,打破图文的局限,比较能吸引儿童与家长的眼球。

    传统文化有待深挖

    在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国外版权童书能得到出版社以及国内小读者的青睐并不止于“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的层面。当当网副总裁、童书频道主编王悦曾对媒体表示,一些国外专业出版机构制作的童书的确比国内工作室制作的书籍质量高得多。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