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谈新作《蟠虺》: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2011年,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茅盾文学奖后,他马上投入《蟠虺》的写作。今年八月现身上海书展的《蟠虺》,写了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学术、人格的困惑,如何坚守内心底线的思考。作品艺术地彰显和诠释了两个高度,一是楚文化的历史高度,二是文化人超越名利物欲、坚守风骨的精神高度。9月13日,参加在四川洪雅举行的著名作家采风活动的刘醒龙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采访。

  2011年,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茅盾文学奖。他并不满足于每一次的创作和成功,依然奔跑着迈向他所坚守的文学理想,马上投入《蟠虺》的写作,历经两年突破自己的写作风格,转而从青铜文物入手,借“国之重器”来书写作家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9月13日,作为中国著名作家走进四川洪雅的作家团队中的一员,刘醒龙在夸赞洪雅的美丽惊艳,民风纯雅的同时,毫不掩饰对自己的新作——《蟠虺》的偏爱。他在四川洪雅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圣天门口》到新作《蟠虺》,内容虽有所不同,我一直都没有离开一个始终贯穿的核心——价值的提出,我从来没有失去对真善美的信心,我对这个时代依然充满信心。”

  9月13日上午,作家刘醒龙在四川洪雅与文学爱好者见面会谈到:“坐在从武汉开往成都的高铁上,我看到一篇评介我作品的文章,文中认为我的作品写的是‘不相信’。我不以为然。其实我还是相信许多东西的。2005年我创作的《圣天门口》,当时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评价这部作品‘打动我的是作家在百感交集的历史中雄辩地求证我信什么,即我们生活中高贵的具有普遍性的大爱以及使人之成为人的高贵的信念’。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以文学的名义聚在一起,在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不相信之后,要重新树立起‘信’,这可能是我们这代写作者、追梦者所要思索的很重要的课题。”

    十年磨一剑《蟠虺》现锋芒

  有人评价刘醒龙是一个“把心安放于土地中的作家”。在普通读者看来,从《凤凰琴》、《天行者》到《蟠虺》,对于有着深厚乡土情怀的作家刘醒龙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跳跃。完全可以用“独辟蹊径”来描述刘醒龙的构思。

  蟠虺(huǐ),乃青铜器中一种常见的纹饰,以卷曲盘绕的小蛇形象,组成连续不断的装饰。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繁复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蟠虺恰是这一国之重器上特有的图饰,玲珑剔透,鬼斧神工。

  曾侯乙尊盘,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包含着太多远古的信息,其中一定有难以解读的密码。曾侯乙尊盘上的成千上万条小蛇,在刘醒龙的文学想象中如何蠕动起来?讲述的是远古的神话,还是岁月积累的人生故事?

  刘醒龙说,写《蟠虺》,那是一次对很多人而言,或许会擦肩而过的机缘。但见到曾侯乙尊盘的那一刻,他刻骨铭心。“十多年前,我和一位美国学者一同造访湖北省博物馆,当时大部分人都是奔着战国编钟去的,但有一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却径直走到我面前说,你就是作家刘醒龙吧,我带你去见一见这里的镇馆之宝。”

  “见到曾侯乙尊盘的那一刻,让我感到震撼。这真正是国宝中的国宝,突然之间,我对这件宝物有了十倍百倍的兴趣,以后每次去那里,我都会在这件珍贵文物面前左转右转,念念不忘。”

  刘醒龙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文学,归根结底是属于一个人内心的东西,如果一部作品不能深刻地影响你的内心,这样的作品是无效的。文学必定是要写出对你心中有所触动的东西,让你常常念念不忘的东西。”

  于是,长时间地站在博物馆内曾侯乙尊盘的展柜前,刘醒龙看人们在曾侯乙尊盘前的神色,更揣摩他们内心的活动,还查阅各种相关的青铜器考古知识,丰富自己的构思。从那以后的十年,“曾盘”在他的心中份量不断加重,成就了这部今天的人们怎么对待曾侯乙尊盘而演绎出来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刘醒龙完全把远古的信息翻译成今文,让死去的文物在现实场景里激活:

  青铜器学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个黄昏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楼自尽的同事郝嘉写给他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勾起了楚学院两段至今没有答案的无头公案——20年前的楚学院副院长郝嘉为什么突然跳楼自尽?10年后前途无量的青年教授郝文章又为什么莫名地被捕入狱?真相直指曾侯乙尊盘。从这件青铜大器出土之日起,人性中所有的欲望都被激发到极点,如何去擦拭尽这美丽文物上沾染的肮脏血污?要付出的岂止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更需脊梁坚挺腰撑傲骨之人……

    黄鹂路、翠柳街,还有白鹭街,这些武汉人熟悉的真实地名,都成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舞台。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