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届国际图联大会(世界图书馆和信息大会)于2014年8月16日~22日在法国里昂市召开,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以UNIMARC永久委员会委员、《国际图联杂志》编委、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修订组成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大会。作为大会参与者和观察者,他以专业视角,为我们带来对大会的观感,同时也描绘出当下及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大会发布《里昂宣言》
第80届国际图联大会的主题是:图书馆、公民、社会:知识的会合。开幕式上,法国政府官员在致辞中都谈到了创新的重要性,谈到图书馆作为公民学习空间、 知识空间、公共空间的功能,在数字时代我们要用创新思维来考虑阅读和图书馆服务。大会期间还发布了《里昂宣言》,呼吁联合国成员国认可信息获取与有效利用 信息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之必需,并强调政府信息、全民识字、儿童服务和信息通讯技术等具体的图书馆服务在支持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此次大 会的背景是联合国目前正在审议千年发展目标(MDGs),为制定2015年后新的发展议程做准备。该议程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改善本国人民生活水 平的方法。图书馆与此有何关系呢?信息获取在支持政府实现发展目标,以及确保公民做出知情决策以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高质量的图书馆和信 息服务则有助于确保信息的获取。可以说,图书馆人正在为实现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此次国际图联大会,法国组委会介绍说,这次会议 破了不少纪录,比如最多参加人数:开幕式前就已经达到了3933人(不过意大利人说2008年的米兰大会达到了4900人);最多卫星会议数:有23个卫星会议在法国和周边国家举行;最多海报展:从270张海报中选出了200张参展;最大规模的展览:有1172.5平方米的展厅,容纳111个参展商。此次大会可以说是笔者参加过多次图联大会中场地最好的一次。里昂会议中心会场设施齐全,会议室空间大、服务到位,周边的餐馆很多,方便会议代表聚会和用餐,特别是会议中心就有一个圆形剧场,可以容纳所有参会代表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不感觉拥挤。
建议积极投稿《国际图联杂志》,发出中国声音
笆者从2011年起接替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担任《国际图联杂志》(IFLAJournal)编委,至今已经有三年,主要工作是参与讨论杂志的出版方针,并完成日常审稿任务,这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今年适逢该杂志创刊40周年,2014年9月出版的纪念专号,将发表各个国家图书馆的约稿文章,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为题的文章。
为了体现国际图联工作语言的重要性,满足各国读者的需要,由Sage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杂志从2012年开始提供所有工作语言的摘要,自然也包括中文摘要。目前不仅可以通过Sage出版社的网站检索获得文章全文,也可以在国际图联网站免费下载。不过,为了削减成本,杂志正考虑今后采用全电子的形式出版。
近年来《国际图联杂志》编委会努力减少大会论文的发表数量,提高引用率,以满足学术期刊的有关要求。今年稿件增多,增加了外审专家,也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初景利教授。从统计报告来看,中国作者的投稿数量比较高,但录用率却不是很高,印度、伊朗和埃及等国家的录用率则更低。不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志雄博士在2007年发表的文章至今仍有很高下载率。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杂志网站访问量排名前25位中,来自中国的访问量位于第10,紧跟主要英语国家之后,说明中国图书馆馆员和学者对其关注程度不低。本人建议中国作者积极参与投稿,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不过也希望大家要按国际学术论文的体例投稿,切忌把领导讲话式的八股文章直接提交给编辑部。
国际信息环境变化导致ISBD和编目工作遭遇挑战
笔者自2007年加入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修订组,参与了ISBD统一版的修订和翻译工作,2015年,新一轮修订工作即将开始。为此,修订组在2014年3月~4月间做了一次全世界的普查,得到了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和ISSN(国际标准刊号)国际中心的配合,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特别是国家图书馆)积极参与。
普查结果涉及各国使用 ISBD的情况、翻译情况、用于OPAC目录(联机公众检索目录)显示的情况、用于制定规则的情况、直接采用的情况、今后修订的建议。2014年10月出版的《编目与分类季刊》的ISBD专号将发表一组由各国专家撰写的10篇有关ISBD评价和采用方面的文章,其中也有本人介绍ISBD在中国使用情况的报告,这也算是ISBD当前面临转折点的一个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