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举行“巴西的未来与世界新格局”论坛

   13日,“巴西的未来与世界新格局”论坛在上海书展举行。论坛中主要谈到的,是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巴西:未来之国》。

  当地时间7月15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开幕。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巴西朋友介绍给他的一本畅销书,书中寄托了对人类文明的美好希望。这本书就是《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首次出版于1941年,中文版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译者是正在巴西留学的北京大学葡语研究生樊星。虽时隔七十余年,今天读来,依然是一本了解巴西的好书。

  《巴西:未来之国》前三章讲述历史、经济和文化,从总体上介绍巴西;后几章则是巴西主要城市的介绍,有游览的心得,有历史事件的穿插,并有议论。这部作品由一位懂得观察、感受和生活的人写成,既有专业的研究,对数据的引用,也有一位可敬学者的感性观察。茨威格于贫苦中看见美好,于哀伤中看到富饶,在苦痛中望见快乐。


  这本书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

  巴西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安娜·坎迪达·佩雷斯说,茨威格说要理解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或者一件艺术品、一个人,必须了解他的历史、整个生平故事,还有发展历程,我们对待巴西的态度也要这样。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