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位嘉宾,十五场论坛沙龙,五座城市,数千位读者。迎来第三个年头的“文景艺文季”今年8月重装待发,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五大城市,奉上思想、文学、艺术的夏日盛宴。上海书展期间,文景将在8月13、14日集中举办两场大论坛、六场沙龙,这是整个艺文季的高潮:艾斯特哈兹·彼得、梁培恕、张大春、刘东、张汝伦、姚大力、止庵、史航、聂永真、吕澎等22位文学、艺术、思想名家亮相上海长宁图书馆。活动由中国平安PINGAN、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全程支持。
今年仍以“阅读未来”为大主题的艺文季聚焦在“传统文化、理解中国、中西智慧”上。“时代、家庭、性别、生活环境、传统文化……这些巨大的力量不只在历史书和课堂里,在专业人士的讨论中作为讨论的主题而存在,他们就深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本应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把这种参与和转化首先称之为理解。理解我们自身,理解中国。我们变了,时代就变了。”世纪文景总经理王蕾在介绍2014艺文季活动构想时解释说,“发现时代躁动中的中国问题,分享有建设意义的中西智慧,安顿自身,抚慰人心,就会找到前行的路。这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只剩下饱满的生活热情和理性的思考,以及呵护社会的行动。”
今年艺文季在文学、艺术类主题之外增设的人文思想类沙龙,将是一大看点。“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之子梁培恕,将与刘东、张大春、顾红亮、止庵、吕新雨等共同亮相主题论坛,从梁漱溟出发,探讨“儒家的生活世界”。各位嘉宾将围绕“梁漱溟先生如何笃行所知,独能生命化了孔子”?梁先生为何相信“世界文化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主题从梁漱溟先生的为人为学说起, 一起探讨:世易时移,儒家仍能成为当代中国人不言自明的价值选择吗?儒家传统是抽象的教条,还是能复归百姓的生活世界?
另一场大论坛主题为“来不及珍重”,嘉宾止庵、张大春、史航、周嘉宁、李蕾从各自的生活出发分享日常的温暖。“我们常沉湎于宏大的家国历史,陶醉于绚烂的诗篇与视觉奇迹,但常常忽视了身边最熟稔的人;常常来不及珍重的,是有意味,有品质,而又平平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文景在谈到这个主题论坛策划时,着重强调了对日常生活、日常温暖以及身边人的尊重。
另外的六场沙龙对话:张汝伦、吴新文、丁耘、洪涛共谈“中国人如何思考国家、历史和世界?”;刘东、姚大力对谈中国当下如何“再造传统”? ;张大春、艾斯特哈兹·彼得就“遮蔽与记忆”谈家族记忆与文学写作;孙孟晋、曹克非、止庵从帕慕克、伯恩哈德、汉德克谈到“以文学反抗社会”;吕澎、黄专共问“我们为什么看不懂当代艺术?”聂永真、欧宁分享“敏感不是神经质”,讲述如何平衡艺术与生活。
8月13、14号集中的八场活动之外,2014文景艺文季也将在北京、南京、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奉上艺文盛宴:北京、南京、上海“地球上这个最后的夜晚——波拉尼奥夏夜读书会”;“来来来,不只是设计”聂永真南京、杭州、广州盛夏巡回;上海艾斯特哈兹、小白、BTR对谈;韩松、李淼科幻场“人类如何超越“太空漫游””;止庵、史航杭州对谈“惜别的人”。
“文景艺文季”缘起于2012年世纪文景成立十周年。时年策划了“见证·2666”系列读书活动并推出“文景艺文季”论坛沙龙品牌活动。首届艺文季邀请阿城、张大春、唐诺、朱天心、白谦慎等20位海内外名家亮相上海书展,成为整年活动的重头戏并得以延续。2013年,“文景艺文季”以“回声”为主题汇聚了97岁高龄的艺术史大家迈克尔·苏立文、美术史家巫鸿、先锋戏剧家孟京辉、作家章小东、阎连科等11位海内外一线文化艺术人士,并与读者亲密互动,举办“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十周年纪念party”。文景表示,希望通过艺文季,展现文学、人文类图书出版理念,并力图成为更具包容性、前瞻性,同时内涵更丰富的文化品牌。将图书产品扩展为阅读服务,将图书销售升级为阅读推广。
进入第三年的“文景艺文季”是一个开放的阅读交流平台。参加活动的读者可通过短信、邮箱、微信、微博、豆瓣等多种方式报名获取电子门票。这个夏天,唯有面向未来的思想艺文的洗礼让人精神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