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创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上海译文出版社日前推出《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集,汇合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的诗歌佳作总计499首,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填补了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的一项空白。
该书由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俄语文学专家和翻译家顾蕴璞先生领衔,联合国内俄语文学翻译名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冯玉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智量,并集俄语文学翻译的中青年骨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周清波、北京大学教授陈松岩等共同翻译。按《早期》、《越过壁垒》等分集收诗327首,并附录《云中的孪生子》、《越过壁垒》等小集172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讲述: “人不能永生但却构想出永远的巨大的使命,其自然的后果就是譬喻。由于两者不相符合,人看待事物必须像鹰一样敏锐。从瞬间的易得的彻悟来表达思想。这也就是诗歌……” 纵观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创作的漫长道路,在诗的创怍中,他以艺术家多维触觉的敏感、普通人的真诚和哲人的深邃毕生遵循着三条艺术逻辑:瞬间中的永恒、变形中的真实和繁复中的单纯。这也就是帕诗的纯诗意境、帕诗的意象结构和帕诗的风格特征,它们共同组成了帕斯捷尔纳克与众不同的诗美体系。
在这个诗美体系中,瞬间中的永恒是主体,变形中的真实和繁复中的单纯是两翼,两翼是主体衍生出来又为补充主体而不断完善的。如果说瞬间中的永恒是帕斯捷尔纳克诗艺探索的本质,那么,变形中的真实和繁复中的单纯便是这一本质的表现形式,而瞬间和永恒是帕斯捷尔纳克作为艺术家表现生活的切入点和目标,他离不开瞬间,更着眼于永恒。
|